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90年代,针对我国高校近半个世纪过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教育部决定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大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下发《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通过开设文化素质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方式,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由此,文化素质教育逐步从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进入了第一课堂,正式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场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由此拉开,且延续至今。研究型大学拥有齐全的学科门类、一流的师资、优质的生源、多元的教育环境、浓郁的学术氛围,这些优越的条件使研究型大学开发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成为可能。同时,研究型大学所秉持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其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和期望要求其必须为本科生提供高水平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从1998年至今,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已经开设了十余年,其开展的状况如何?积累了哪些经验?遇到了哪些问题?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基于什么样的理念,具备哪些特点?以上问题可以说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大学生进行。样本选取采用分层抽样,以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大二、大二的本科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每所学校发放问卷210份。访谈的对象是三所学校的行政人员和教师。每所学校约选取4位访谈对象,其中负责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管理的行政人员1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任课教师3位(根据各校课程的不同分类选择,基本上满足文、理、工性质的文化素质课任课教师各一位)。研究发现,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索质教育课程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表现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扩大了大学生的知识而、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结构逐步优化。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在课程目标方面,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标的认识不深入,学校和教师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标的理解不到位;在课程结构与内容方面,课程结构缺乏系统设计,课程结构比例失衡,课程遴选标准过低;在课程实施方面,教师教学动力不足,授课方式单一,难以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在课程评价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受重视,评价缺乏统一标准,教师的教学评价缺少专家的参与;在教材方面,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材建设薄弱。本文结合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规格,总结出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具备的特征:课程目标应培养学生宽厚的知识基础、思考的习惯和方法、全球眼光和创新意识;课程内容需体现基础性、综合性、研究性、国际性;课程教学应致力于让学生参与研究;课程评价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宗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与对策:在课程目标方面,制定凸显学校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方面,首先要精心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制定严格的课程遴选标准,其次要调整课程结构,平衡自然科学类课程与人文科学类课程比例,加大任意选修课程的比例,再次,增设跨学科课程,强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在课程实施方面,对学校而言,要加大对教师的支持力度,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的热情;对教师而言,采用深度教学,实现大班授课条件下的师生有效互动;在课程评价方面,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提高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加强教学质量监督,注重教学质量的多元化评价;在教材方面,推进优秀教材编制,保障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