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和孟子是古典儒学的代表,后世“孔孟”并称,公认二者之间在思想上具有内在一致性。总体上觉得以往对孟子的研究大多数是从主观内在心性出发,突出先天性的主体良知或先验的善性之类概念,局限于个体、主观性视野。从理论上说,孟子继承孔子,突出人在道德上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完善。而道德的存在,其最为基本的起点在于真实而切己的活动本身。在孟子,心具有比性更为优先的地位。而心实质上首先是一种彰显为活动中的主体性,而非一种概念主体性。换句话说,心就是在行动中自觉自身的力量。因此,在孟子,更为重要的是“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心与事总是在具体性活动中一体俱在。因此,在孟子,以“行事”为基础,主体性力量与物质性力量(即心与气)一体相与而在、个体性与整体性(即个人与他者或社会)相融一体,两方面在具体场景中统一共在。从儒学的道德-存在论企向来说,实质上,我们可以说孟子对孔子的继承与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行事”的基础上,对人自身存在的进一步深化,即从“时间性与过程性”所彰显的“具体真实性或真实具体性”,进而明确其整体性的存在或存在的整体性。与通常将孟子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理解为个体性道德修养境界不同。以“行事”活动为基础,本文在整体性视野下对孟子哲学的分析,力图避免“空言心性”,紧紧围绕社会-历史这一整体存在,具体分析社会整体性存在的基础,社会整体的内在秩序,重点分析了孟子分工学说与自我使命的确认,在此基础上定位的君臣关系,突出了君、臣的平等、分工、合作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整体,平等、互动成为构成政治秩序中最重要的一环,由此可能昭示了“儒家式民主”或“基于中国自身文明的民主”新的样式的萌芽,对中国政治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探索经验,从而对给今天的思考以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