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视网膜血管可以通过非侵入的方法直接观察,而且与心脑血管系统有着共同的解剖生理特点,因此,视网膜血管异常(局限性和弥漫性视网膜动脉缩窄、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压迫征和视网膜病变等)不仅是视网膜本身病变的重要体征,而且可能成为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血管损伤的直接证据。目前我国相关流行病学资料缺乏。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描述北京市城乡限定人群视网膜血管异常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视网膜血管异常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视网膜血管异常的患病、发病及其转归与高血压病的关系。人群与方法基线人群:北京地区城乡7个社区40岁以上的注册居民5324人中的4439人(应答率83.4%)参加了北京眼病研究的基线调查;随访人群:在2006年随访调查开始之前,146(3.3%)人死亡;4293位存活者中,3251人(75.7%)参加了随访调查。对每位受检者在基线调查和随访调查时均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全面的眼科检查,其中包括散瞳后彩色眼底照相检查。每位受检者随机选一眼进行眼底照片中视网膜血管异常的评价。局限性视网膜血管异常(局限性视网膜动脉缩窄、动静脉交叉压迫征和视网膜病变)的评价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弥漫性视网膜动脉缩窄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定量测量的方法进行评价。问卷调查以了解人群的一般情况、眼部及全身疾病史、治疗史和吸烟饮酒史。随访调查时进行了身高、体重和血压测量,并收集空腹血液标本检测血糖、血脂。考虑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城乡、人均收入、教育程度、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病史、脑卒中病史、糖尿病、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眼局部可能相关疾病(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和中央/分支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和屈光状态等。结果1.基线人群中,局限性视网膜动脉缩窄、动静脉交叉压迫征和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分别为:7.5%、7.2%和7.5%,这三种局限性视网膜血管异常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0.001),未发现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弥漫性动脉缩窄各年龄组之间的患病率未见显著性差异(P=0.441),而男性的患病率(24.4%)明显比女性(17.6%)高(P<0.001);四种视网膜血管异常在农村人群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城市人群(P<0.001)。2.多因素分析发现,局限性视网膜动脉缩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每增加10岁,OR值为1.383,95%CI:1.194~1.603)、居住于农村(OR值为2.062,95%CI:1.555~2.732)、视网膜静脉阻塞(OR值为5.147,95%CI:2.148~12.336)以及高血压病史(OR值为1.494,95%CI:1.120~1.994)等;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压迫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每增加10岁,OR值为1.447,95%CI:1.247~1.679)、居住于农村(OR值为2.674,95%CI:2.008~3.559)和高血压病史(OR值为1.760,95%CI:1.325~2.338);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每增加10岁,OR值为1.293,95%CI:1.106~1.513)、高血压病史(OR值为1.458,95%CI:1.054~2.017)、糖尿病病史(OR值为5.470,95%CI:3.791~7.893)、视网膜静脉阻塞(OR值为39.291,95%CI:15.073,102.418);弥漫性视网膜动脉缩窄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男性,OR值为1.553,95%CI:1.316~1.832)、居住于农村(OR值为1.437,95%CI:1.214~1.704)、高血压病史(OR值为1.544,95%CI:1.271~1.877)和冠心病病史(OR值为0.681,95%CI:0.519~0.893)。3.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平均动脉血压每升高10mmHg,局限性视网膜动脉缩窄和动静脉交叉压迫征患病的危险性增加47%和22%(OR值及其95%CI分别为: 1.47,1.21~1.77和1.22,1.04~1.42);局限性动脉缩窄、动静脉交叉征和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危险性增加58%、55%和46%(RR值及其95%CI分别为:1.58,1.24~2.00;1.55,1.04~2.32和1.46,1.12~1.91);局限性缩窄好转的可能性减少28%(RR=0.72,95%CI:0.53,0.98)。4.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在高血压患者中,与控制组(7.3%)相比,血压未控制组和未治疗组局限性视网膜动脉缩窄患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1.2倍和1.1倍(OR值及其95%CI分别为:2.20,1.30~3.73)和2.08,1.23~3.52);未控制组中局限性动脉缩窄、动静脉交叉征和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危险性分别增加71%,1.1倍和1.3倍(RR值及其95%CI: 1.71, 0.92~3.17; 2.101, 0.734~6.010和2.257:1.173~4.342);未治疗组中三者发病的危险性分别增加1.6倍、2.1倍和2.3倍(RR值及其95%CI分别为:2.595, 1.542~4.368;3.105, 1.235~7.810和2.250, 1.225~4.131);未控制组和未治疗组中局限性动脉缩窄的好转可能性减少69%和87%(RR值及其95%CI分别为:0.314, 0.097~1.020和0.128, 0.033~0.494)。结论本研究的数据表明,北京市限定地区城乡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视网膜血管异常并不少见,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增加;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患病率高,可能与农村居民的高血压病患病率较高、医疗条件和保健意识较差、有较多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高血压是视网膜血管异常患病的主要全身性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可明显减少视网膜血管异常患病和发病的可能性,并有助于早期视网膜血管功能性局限性视网膜动脉缩窄的好转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