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在生态环境治理和解决木材短缺方面均占有重要位置。青杨(PopuluscathayanaRehd.)是青杨派树种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我国的特有种。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水分梯度的干旱胁迫下青杨形态和生理生化的反应,不同pH值盐碱胁迫下不同海拔和不同气候地区的四个青杨种群在生理生态上的反应差异,以及在干旱和低温胁迫下青杨lea2,lea3组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从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系统地研究了青杨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反应和青杨不同种群在盐碱胁迫下的反应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青杨在干旱胁迫下的反应机制:
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植株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表现在光合系统上青杨的净光合同化速率(A)下降,主要原因是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下降。另外最大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效率(qP)降低反应了干旱胁迫下光合系统II(PSII)受到严重损伤,而且非光化学猝灭效率(qN)上升,导致可利用化学能产量下降,叶绿体产生淀粉的量减少。qP降低qN上升导致产生的过量电子对光合系统的伤害造成活性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加。超微解剖结构显示,干旱胁迫增强时,叶绿体内淀粉粒的数目减少,而且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嗜锇颗粒的数目增加。为清除细胞内的活性氧,植物一般的反应是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增加,对青杨来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增加远大于过氧化物酶(POD),这显示了在青杨中SOD、APx酶在清除活性氧的作用上大于POD。另外同工酶研究结果显示这些酶活性的升高主要是由于各条同工酶带表达量的增加,而不是诱导新酶带的产生。另外,75%FC水分处理下有些指标非但没有下降,像A和有效光量子产量(Y的值都略有增加,而且昏同时增加。另外,100%FC比75%FC细胞内淀粉粒的数目少一些,但有少量的嗜锇颗粒。这证明100%FC土壤水分也许并非最适合青杨生长。
2.盐碱胁迫对不同海拔地区青杨种群的反应差异:
青杨高海拔和低海拔种群的各种生理特性随着pH值上升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两种群叶和根中Na+、K+含量,Na+/K+比率随着pH值的上升影响显著。在pH值高于10.4时高海拔种群叶和根中Na+/K+比率急剧下降但是低海拔种群中却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两种群中MDA、脯氨酸(Proline)的含量,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证明两个种群都属于盐碱胁迫敏感类型但是高海拔的种群对盐碱胁迫的耐性要高于低海拔。这主要是由于高海拔种群一般具有耐干旱、低温胁迫的能力,而植物的抗逆机制一般都有共通之处。
3.盐碱胁迫对不同气候地区青杨种群的反应差异:
盐碱胁迫下两种群的光合作用受到明显的抑制,具体表现在叶绿素的含量和A显著下降。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叶片gs,Ci值降低引起的。与湿润地区的种群相比盐碱胁迫增强时,干旱地区的种群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的升高与K+离子含量增加有关。植物维持细胞质高K+/Na+值对植物的抗盐性有很重要的作用。为清除盐碱胁迫产生的活性氧,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增加。盐碱胁迫下干旱地区的种群在SOD、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酶的活性均显著上升,而湿润地区种群只有谷胱甘肽氧化酶(GST)的活性明显增加,说明干旱种群的抗氧化酶系统在较高盐碱胁迫下的保护作用要强于湿润种群。这主要是由于植物抗盐碱胁迫与抗干旱胁迫在一些方面的机制是一致的,抗旱种群一般也能抵抗一定程度的盐碱胁迫。
4.青杨lea2、lea3基因在干旱和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差异:
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lea2、lea3组基因在干旱和低温胁迫下在mRNA水平的瞬时表达量明显升高,说明了两基因在青杨耐干旱和低温胁迫上都起显著的作用。而且两基因在干旱胁迫下,表达量的升高和降低的时间近乎同步,表明两基因在干旱胁迫下对植物应急保护机制的启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低温胁迫下lea3基因在mRNA水平上表达量显著上升的时间要早于lea2,而且lea3基因的持续作用时间明显长于lea2组基因,说明了低温胁迫开始时lea3基因在植物应对逆境的作用上要大于lea2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