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覆合是常见的错合畸形之一,其定义为:上前牙切缘盖过下前牙牙冠长度的1/3以上。严重的深覆合不仅影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功能,还会导致牙周问题和牙齿磨损,同时也会干扰患者咀嚼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需要正畸或正颌手术进行矫正。目前临床中,对于深覆合的矫正已经有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摇椅弓、前牙区平导板、种植钉或J钩,以及正颌手术等。然而,每种方法的有效发挥必须基于相应的病因:即牙性或骨性,或二者兼之。以往关于深覆合牙性和骨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是基于石膏模型、头颅侧位片以及曲面断层片,所用头影测量方法也是传统的2D手段。虽然传统的头影测量方法已经过大量临床正畸医生的反复摸索和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已有大量文献及临床病例支持。然而,人类的牙、颌、面系统毕竟是一个三维体系,通过二维的研究手段难免有误差。近年来,CBC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以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三维重建,从三维立体空间来测量口颌系统点、线、面、角的关系。鉴于以上研究,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3D头影测量技术研究深覆合患者颅颌面部硬组织的三维形态特征,为深覆合的形成机制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依据。本研究总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三维头影测量骨性标志点的定位可靠性和准确性研究目的:研究不同测量者之间和同一测量者两次定点的可靠性。方法:从纳入的160份CBCT数据中,随机选取40名患者(男性20例,女性20例)的CBCT数据,选取31个颅颌面部硬组织标志点,采用MIMICS17.0软件对CB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同时应用多平面联合定点(multi-planer reconstruction,MPR)的方法,分别在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三个方向上联合定点。最后,分别对不同测量者和同一测量者两次定点的三维坐标参数进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分析。结果:1.同一测量者的定点结果中:ICC值大于0.99的占48.9%(43/88),介于0.9-0.99之间的占46.6%(41/88),而小于0.90的有4个,分别为S点、Me点、Ar_L点和Or_R点。其中S点、Me点在X轴上的坐标值可信度较差,Ar_L点在Y轴上的坐标值可信度较差,Or_R在Z轴上的坐标值可信度较差。2.不同测量者的定点结果中:ICC值大于0.99的占40.9%(36/88),介于0.9-0.99之间的占52.3%(46/88),而小于0.9的有6个,分别为S点、Me点、Gn点、Po_L点、Ar_L点和Or_R点。其中S点、Me点、Gn点、U1root点在X轴上的坐标值可信度较差,Ar_L点在Y轴上的坐标值可信度较差,Or_R在Z轴上的坐标值可信度较差。结论:1.基于CBCT数据的颅颌面部硬组织标志点的三维定位,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2.多平面联合定点的方法在三维头影测量中,可行性较高;3.同一名测量者对标志点的定位,稳定性较高;第二部分:辽宁地区成人深覆合患者颌面部硬组织形态特征的CBCT研究目的:探讨成人深覆合患者的牙性和骨性结构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法。方法:纳入沈阳军区总医院口腔正畸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份CBCT资料,其中深覆合组80例,正常对照组80例,利用MIMICS 17.0三维重建软件建模,得出点、线、面的三维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性特征中,下颌平面角、上下颌聚散角和颅下颌三角,深覆合组均比正常对照组降低,而下颌升支长度、后面高、上面高以及后面高与前面高的比值,深覆合组比正常对照组大,下面高以及下面高分别与前面高和上面高的比值,深覆合组比较小。牙性特征中,上下颌中切牙的轴倾角,深覆合组比正常对照组小,而Spee曲线深度,深覆合组明显增大。上颌中切牙萌出长度和下颌第一磨牙萌出长度在两组间增减趋势相反,前者在深覆合组增大,而后者在深覆合组减小。结论:下颌骨的逆时针旋转以及Spee曲线的加深和后面高的增大是深覆合形成的重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