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建设工程,尤其是大中型建设工程来说,采用不同的交易模式,将会对其管理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不断的发展与改进,目前已出现多种工程交易模式并存的交易方式,各方可以根据工程的类型和特点制定适宜的交易模式,实现效益最大化。相比之下,我国的建设工程交易模式类型较少,建设工程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DBB模式(设计-招标-建造模式)及“业主+监理”模式,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已不能满足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需要,亟待改进。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在于,结合价值增值理论,完善和发展建设工程交易费用理论,提出设计EPC工程交易模式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从业主方的角度出发,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工程交易模式,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施工管理的水平及项目的整体收益,进而推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快速发展。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应用交易成本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学和价值增值等基本理论,分析建设工程的特点,总结建设工程交易的内涵和规律,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索工程交易费用构成、工程项目交易模式结构及交易优化理论等内容。以建设工程交易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我国现有的工程交易的过程和模式进行调查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典型建设工程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和专家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对设计EPC工程项目交易模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评估各个因素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大小。同时,通过对现有的工程发包方式、合同类型和业主方管理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其各自具有的特点和适用情况。依据工程项目交易模式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工程交易模式可行方案,通过采用谱分析、经济学分析等方式,完成工程交易模式可行集的构建,并针对不同工程交易模式的特点,探索出多样的决策方式,并完成可行性分析,提出最适宜的工程交易模式评价方法。本文根据理论分析研究成果,以某大型土木工程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具体设计分析得到最优方案,比较分析传统DBB(设计-招标-建造模式)模式和所采用的最优方案的增值效果差异,验证基于价值增值视角下的EPC工程项目交易模式创新路径设计流程的合理性。通过本项目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有:建设工程交易模式的选择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不论是其中的发包方式还是业主方的管理方式,方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均有其具体的适用条件。特定工程的建设工程交易模式,需要通过具体设计来确定适合的工程项目交易模式。建设工程交易模式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3个方面14个因素。此外,建设工程交易模式设计,要在建设条件和技术条件得到满足之后再进行,通过探索可行的发包方式、合同类型和业主方管理方式,建立相应的可行集。此后,将其进行搭配、组合得到建设工程交易模式组合方案集,经相容性分析后,得到建设工程交易模式可行方案集。最后,从建设工程交易模式可行方案集中选择最适当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