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情绪影响趋避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以往的普遍结论是情绪的效价影响趋避方向,情绪的唤醒度影响趋避的强度;但是近些年的研究发现情绪和趋避行为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有些消极的情绪并不一定产生回避行为,例如愤怒;有些高唤醒的积极情绪也不一定产生高强度的趋近行为,例如搞笑。有研究者认为,情绪和趋避行为的关系十分复杂,我们需要考虑效价和唤醒以外的其他因素,例如:进化、动机、目标相关性、个人重要性等。2010年gable等人在总结自己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产生了质疑,提出了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the motivational dimensional model of affect).该模型认为高动机强度的情绪窄化认知加工,低动机强度的情绪扩展认知加工。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只对不同动机维度的情绪如何影响注意、记忆、认知分类、认知控制等认知加工过程进行了探索,还没有实证研究对情绪动机维度如何影响趋避行为进行探索。基于上述,本研究对以往的“模拟小人”实验范式进行了改进,采用情绪图片诱导法,考察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对趋避行为的影响。根据以往的做法,实验1和实验2将“趋利避害的相容效应”作为实验范式有效性的检验指标,分别从有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的角度,对改进的实验范式的有效性进行考察。实验1和实验2均采用被试内设计,实验1和实验2的被试数量分别为36人(男生15人、女生21人)、40人(男生19人、女生21人)。实验1让被试在对情绪效价进行有意识加工的情况下做出趋避行为;实验2让被试在对情绪效价进行无意识加工的情况下(根据图片的认知分类做出反应)做出趋避行为。实验1和实验2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都显示:被试观看积极情绪图片,执行趋近行为的反应时更短;观看消极情绪图片,执行回避反应的反应时更短。实验1和实验2均出现了“趋利避害的相容效应”,即积极情绪易化趋近行为,消极情绪易化回避行为。说明改进的“模拟小人”任务范式能很好的考察情绪对趋避行为的影响,同时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了支持了情绪的动机定向理论。基于实验1和实验2的研究结果,在实验3中,我们采用改进的“模拟小人”任务范式对情绪的动机维度如何影响趋避行为进行考察。为了诱发不同动机维度的情绪类型,并对情绪图片的唤醒度和愉悦度进行控制,本研究从国际情绪图片库和中国情绪图片库中精心筛选了116张情绪图片,其中28张高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图片(美食、可爱的动物、人物等),28张低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图片(宜人的风景、微笑的人们等),选取28张高动机强度的消极情绪图片(肮脏的事物、暴力场景等)、28张低动机强度的消极情绪图片(哭泣的人们、墓地、医院等),练习图片4张。每种类型的情绪图片中有人物和无人物的图片各14张。为了验证所选图片的有效性并为实验3提供符合要求的实验材料,我们采用情绪图片评定法让39名被试(男生15人、女生24人)从愉悦度、唤醒度、趋避度三个维度对116张图片进行评定。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高、低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图片在愉悦度和唤醒度上差异不显著,高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图片在趋近度上显著高于低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图片;高、低动机强度的消极情绪图片在愉悦度和唤醒度上差异不显著,高动机强度的消极情绪图片在回避度上显著高于低动机强度的消极情绪图片。评定结果显示,上述评定的情绪图片可以作为实验3的情绪诱发材料。在实验3中,采用上述评定的情绪图片作为实验材料,采用被试内设计,让31名被试(男生13人、女生18人)在对情绪效价进行无意识加工的情况下(基于情绪图片的认知分类做出反应)做出趋避行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和低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图片相比,被试观看高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图片时,做出趋近行为的反应时更短;和低动机强度的消极情绪图片相比,被试观看高动机强度的消极情绪图片时,做出回避行为的反应时更短。说明和低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相比,高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对趋近行为的易化程度更高;和低动机强度的消极情绪相比,高动机强度的消极情绪对回避行为的易化程度更高。实验3的结果支持了情绪的动机定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