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史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学术界对民国时期的地方职业教育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运用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民国时期江苏职业教育特点进行梳理,对发展原因进行探析,以期对当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有所借鉴。 本文从江苏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特点、原因和启示四个方面,全面透视民国时期的江苏职业教育。江苏职业教育发展轨迹是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促进、近代职业教育思潮的引导和近代学制演变的推进下逐渐呈现在民国教育史上的。民国时期江苏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鲜明的特点。由于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江苏职业教育的发展居各省之冠,形成层次、专业、教育机构和办学主体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在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上注重科学和创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定位和管理制度上探索出的新的做法。与此同时,女子职业教育兴盛发展。但也清醒地看到,江苏职业教育苏南、苏北区域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制约了江苏整体的发展水平。这些特点的形成是民国时期江苏经济、社会、文化和区域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合力结果。江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社会各阶层的总体认同和推进营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利环境,浓厚文化氛围和开放学风积淀了江苏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厚底蕴,区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差异带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差异。 本文对民国时期江苏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和发展原因的剖析的目的还在于是挖掘它的现代价值。这一时期江苏的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如何和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教育政策如何扶植和引导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自身如何加强改革和创新、职业教育如何充分发挥轴心带动作用等方面给人们诸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