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农业“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及其方式的改革和发展,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凸显。为破解小农户难以现代化生产的困局,如何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农业向现代化的转型,遂成为我国农业深化改革和发展绕不开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说,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要素手段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要实现这种改造必须使得小农户生产与现代要素实现有机联接才能完成,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正是为这种联接提供了有效渠道。当下,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研究新的科学技术驱动下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分工、交易与合作、以及利益分配关系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和理论基础,同时,适当借鉴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有益成果,尝试循着“分工交易——服务联结——合作共享”的逻辑理路,构建了基于分工与交易、合作与利益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理(维度1)和基于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维度2)两个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如何维护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达到合作共生、利益共享的目的;并进一步从数字经济赋能意义上研究其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分工深化、降低服务交易成本、提高服务供需匹配效率,进而促使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秉持历史观和辩证观对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嬗变历程、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事实刻画和深刻分析。深刻认识到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伴随着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供求不断寻求新的更高水平均衡的过程;制约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主要因素体现为小农户的分散经营模式难以进行服务的规模化供给,农户自身资源禀赋实力的弱小造成农户难以对接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进一步地,论文选取全国第二批数字农业大田种植示范引领项目的试点、我国首批数字乡村试验地四川大邑的润地“吉时雨”数字农业平台,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程度位于全国领先水平、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浙江杭州的农飞客综合服务平台两个典型案例,对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案例分析。强调数字经济通过数据整合、资源汇聚推动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细分与专业化发展;通过尊重各方经营主体的利益、构建各方利益主体的有效联结机制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数据采集以及数据治理确保了服务质量。基于上述分析和研究,着眼于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重基本目标”,即供需匹配、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本文提出,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步走的政策建议:(1)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数字技术应用发展的发展环境;(2)推动农村数字经济服务平台建设;(3)最终借助数字涉农平台推动农业农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论文的研究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研究视角上力求有些许新意。一方面尝试提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驱动服务的提质升级,协调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构建绿色的服务标准,打造开放式服务平台,达成各方主体共同参与利益共享的共生关系,从而落脚到服务供需匹配、服务规模扩大、服务结构优化这三个方面,最终促使服务质量升级;另一方面,提出数字经济促进产业分工深化,赋能要素配置优化;数字经济降低交易成本,赋能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数字经济提高服务匹配效率,赋能服务质量升级。第二,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上做了一定的努力。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出发,循着“分工交易——服务联结——合作共享”的逻辑理路,构建了基于分工与交易、合作与利益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理(维度1)、基于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维度2)两个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数字经济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分工深化、降低服务交易成本、提高服务供需匹配效率,进而促使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