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范围的能源短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绿色建筑普及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提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配套政策法规的相继实施,一系列因素推动着我国绿色建筑快速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推广。公共建筑作为节能减排的主体,具有范围广、数量多、节能效果明显等特性,推动绿色公共建筑发展对我国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有着导向示范作用。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是在公共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对建筑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友好程度进行评价。公共建筑绿色度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绿色公共建筑的发展目标,提高我国公共建筑的绿色性能,深入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目前我国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评价指标大多为外在指标,主要涉及“四节一环保”的资源方面评价指标,具体表现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与保护环境,但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指标除外在指标外,同样涉及内在指标,如技术层、管理层及经济层指标,外在指标与内在指标的结合才是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指标的综合体现。此外,现阶段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缺少从建筑项目决策阶段开始进行控制的评价标准与依据以及建筑项目在全生命周期阶段的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我国公共建筑绿色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全面与科学。因此,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公共建筑绿色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建立适用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设计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体系前需分析当前我国公共建筑绿色度全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并将影响因素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划分为决策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管理阶段以及改造拆除与再利用五个阶段,分别设定绿色度评价指标,再从资源层、技术层、管理层和经济层四个层面分别进行详细划分,构建霍尔三维结构体系,从时间维—方法维—因素维三维角度设计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保证体系科学全面性。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聚类法相结合,构建模糊灰色聚类法的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模型,评价模型的建立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可参考性的评价工具,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决策水平,又为开发商及业主提供数据支持,开发商可以及时遏制绿色度水平低的建筑活动,有助于提高项目的绿色程度。通过实际公共建筑项目绿色度等级评价来验证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具备科学性与可实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