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基本农田的精华部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在土地整治对国家粮食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三大战略起支撑作用背景下,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有效提升基本农田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综合考虑自然禀赋、基础设施和立地条件等多方面影响,需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类实施”,对高标准基本农田时空配置和建设模式研究。本文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提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融数量、质量、生态为一体的评价体系,探讨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时空配置和建设模式。并以全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卢龙县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了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时序与模式。得出以下结论:(1)探讨了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科学内涵,分析其基本特性和功能,在此基础上探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特征,揭示了其表征要素。(2)从基本农田的自然禀赋条件、基础设施与施工条件、立地条件三个方面选取12个因子构建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确定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利用理想逼近法和因素组合法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时序和模式,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理论与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3)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理想逼近法将卢龙县基本农田综合分值大小进行排序,将需要建设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分为近期(基本具备)、中期(稍加改造)和远期(全面整治)三种时序模式,建设规模分别为11306.24hm~2、6468.57hm~2、11047.43hm~2;以基本农田基础设施与施工条件为基础,采用因素组合法分析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限制因素,划分出以土地平整工程为主的模式Ⅰ、灌溉和排水工程为主的模式Ⅱ、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林为主的模式Ⅲ,三种建设模式规模分别为5960.49hm~2、14483.84hm~2、8377.91hm~2。(4)根据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时序和模式分布结果,通过空间分析叠加得出卢龙县不同时序安排上的建设模式,结合不同建设时序内基本农田建设模式进行分类推进。其中高标准基本农田近期建设区域内以模式Ⅱ为主,Ⅰ、Ⅱ和Ⅲ建设模式面积分别为484.65hm~2、7773.55hm~2、3048.04hm~2;高标准基本农田中期建设区域内模式Ⅰ类型区较少仅为219.66hm~2、模式Ⅱ为2451.85hm~2,以模式Ⅲ为主规模为3797.06hm~2;高标准基本农田远期建设区域内主要以模式Ⅰ和Ⅱ为主,Ⅰ、Ⅱ和Ⅲ建设模式规模分别为5256.18hm~2、4258.44hm~2、1532.81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