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城市农民工人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又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社会的安定,就没有社会的发展:而没有社会保障,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城市农民工人的社会保障问题实际上是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如何实现从传统的土地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转换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会大大促进农民向城市的转移,加快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推动中国社会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为城市农民工人提供适度的社会保障,既是这个特殊群体的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更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城市农民工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既有现实意义,从长远看又具有战略意义。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对建立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模式选择、保障项目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首先,分析了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采用历史的比较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农民工人的产生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城市农民工人是个自我保障能力很弱的群体。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认为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管理效率差等问题。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对土地的保障功能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土地的保障功能已经大大减弱。土地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都不是城市农民工人分散风险的有效手段,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又没有接纳他们,面对日益增加的来自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风险,自我保障能力很弱的城市农民工人迫切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庇护。尽快建立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其次,探讨了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可行性。在明确了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位之后,目前有没有相应的能力来建立这项制度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的可行性分析主要是从企业、个人、政府三个层面进行。社会保障缴费会影响企业的赢利,如果将企业的社会保障缴费率控制在12%,企业基本上可以承受。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对城市农民工人个人的缴费能力,通过建立一个农民工人缴费能力的条件式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认为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缴费能力,但低工资水平的农民工人承受社会保障缴费的能力很弱。政府的意愿是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因素,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政府有了更多的公平理念,而且具备充足的财政能力,政府的行政能力正在提升。因此,从三个主体的分析来看,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具备了可行性。 最后,对如何建立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模式选择、保障项目的选择、运行环境的构建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运用Logisti。模型和实地调查资料对城市农民工人的移民倾向进行分析,发现他们己经具有较高的移民倾向,他们之所以在目前仍保持着较高的流动性,而且这种流动性主要是户口所在地和就业地之间的流动,是因为目前的制度限制了他们在城市的定居。从企业的承受能力、城市农民工人的需求、模式的适应性等方面对在实践中产生的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四种模式进行了评价比较,认为相对独立模式(包括综合模式和差异城镇模式)是比较适合的一种模式。在对事实上的重点推行项目的城市农民工人社会养老保险项目进行效益评价之后,认为目前还不具备推行社会养老保险项目的时机。然后,从效益和成本两个角度对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各项目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工伤保险应当成为优先选择的项目。在运行环境构建方面,要尽快建立城市农民工人的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对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做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配合、加大对农村人口的义务教育投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强对农民工人的培训、发挥工会维权作用。关键词: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可行性分析;模式选择;保障项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