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医学理论及现代研究认为,血瘀是子宫腺肌病的病理实质。本研究从中医“瘀毒”理论出发,治疗以清热解毒、散结消癥、化瘀止痛为法,观察解毒消瘤止痛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望在临床上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方法:所选病例均来源于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予解毒消癥止痛方口服,对照组予散结镇痛胶囊口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月经情况、痛经程度、子宫体积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血液流变学、性激素、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的变化,有生育要求者观察妊娠情况。结果:1.治疗组治疗前、后在中医证候积分、痛经积分方面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子宫体积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方面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血清CA125水平方面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血清E2、孕酮及PRL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高切全血粘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及血沉方面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痛经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4.62%,痛经疗效总有效率为84.62%,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4.62%,二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及血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组治疗前血清EmAb阳性率为11.11%,对照组治疗前血清EmAb阳性率为15.38%,两组治疗后阳性率均无改变。4.治疗组总妊娠率为50%,对照组总妊娠率为33.33%。结论:1.解毒消癥止痛方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情况,缓解痛经,明显降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及血清CA125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2.解毒消癥止痛方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优于散结镇痛胶囊,在中医证候疗效、痛经疗效、综合疗效方面与散结镇痛胶囊治疗效果相当。3.二者对患者性激素及血清EmAb水平均无明显影响。4.二者均可改善患者妊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