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飞虱翅可塑性发育及其权衡调控的分子策略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翅多型现象是昆虫表型可塑性的一种重要表现。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一种典型翅二型昆虫,能够产生长翅、短翅两种成虫。长翅型褐飞虱具有发育完全的翅和间接飞行肌,能够长距离飞行,有助于种群扩散;短翅型褐飞虱则具有更强的繁殖力,利于种群在居留地快速繁殖。褐飞虱若虫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扩散与生殖之间的权衡以维持种群延续。虽然前人以具有多型现象的直翅目、鞘翅目、半翅目昆虫为模型,对组织可塑性发育与生殖等生命特征之间的权衡机制做了较多研究,但迄今为止翅可塑性与其他生命活动的权衡策略仍鲜有报道。本文围绕胰岛素信号途径对褐飞虱翅二型的调控作用,利用比较转录组学、基因沉默等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深入分析长、短翅褐飞虱从卵到成虫的基因时序表达与生理生化过程的权衡、前/后翅翅芽可塑性发育的分子机制以及翅可塑性发育与生殖之间的权衡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鉴定了胰岛素途径主导的长翅分化与生理生化进程之间的权衡调控策略。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发现胰岛素受体2长翅突变体(Nl In R2E4a-/-)若虫期表皮蛋白基因表达显著下调,此外调控碳水化合物代谢(与养分积累和能量动员有关的丝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代谢等途径)、脂代谢(甘油脂/甘油磷脂代谢和角质、海底脂和蜡的生物合成)以及糖酵解/糖异生的基因在若虫期也显著下调。成虫期长翅突变体(Nl In R2E4a-/-或沉默NlFoxO)显著上调翅发育网络节点基因(如Nlvestigial)和飞行肌发育相关基因(如Nlflightin与Tpn C4),而卵黄蛋白(Nlvitellogenin)表达量显著下调。所以,长翅型褐飞虱在若虫期可能通过降低代谢速率为翅的发育提供能量,而成虫期可能在翅可塑性发育与生殖之间产生权衡调控。(2)明确NlFoxO通过调控细胞增殖时间长短来调控翅可塑性发育。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发现大量基因(10-19%)在5龄褐飞虱前翅芽和后翅芽中均有显著差异表达,包括了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如细胞周期蛋白D2)。GO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与cell process、binding和cell part分类有关。KEGG分析表明上调的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DNA replication和cell cycle通路。因此,沉默NlFoxO可能会提升翅芽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持续时间,这可能是长翅发育的主要驱动因素。(3)发现了甲基化介导胰岛素信号途径对褐飞虱生殖可塑性的调控方式。在NlFoxO沉默的转录组中鉴定到一个功能未知的甲基转移酶Nl MTase15,发现Nl MTase15是褐飞虱雌虫卵巢发育所需的重要甲基转移酶。沉默Nl MTase15(ds Nl MTase15)导致褐飞虱雌虫卵黄蛋白原合成不足,致使雌虫不育;沉默Nl MTase15的雄虫只有少量精子转移到野生雌虫体内,且这些野生型雌虫所产的卵停滞在胚胎期,不能正常孵化。本结果为胰岛素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表观遗传调控生殖可塑性提供了直接证据。本研究首次从全基因组角度系统分析了胰岛素途径主导的长翅型和短翅型飞虱从卵到成虫整个发育历期的基因表达差异,研究结果全面阐述了翅型分化与其他生命特征权衡关系的分子策略,为深入解析组织的可塑性发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属肠道细菌科。人感染沙门氏菌易造成腹泻、发热及肠道炎症反应,畜禽感染沙门氏菌可引起鸡白痢等疾病。我国70~80%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由沙门氏菌引起,在引起沙门氏菌中毒的食物中,超过90%是肉类产品。肉鸡供应链过程复杂,垂直污染与水平污染(交叉污染)可造成细菌污染率或污染水平的变化,相关风险值得关注。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可通过数学模型对供应链各环节的细菌污染率和污染水平
细胞的增殖、扩张与分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细胞学基础。这一系列细胞学事件与细胞壁代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果胶作为双子叶植物初生细胞壁的主要组分,其合成、修饰与降解代谢通过影响细胞壁的流动性和可延展性,参与着植物生长发育的众多环节。因此,研究果胶代谢有助于明确细胞壁在植物生长发育历程中的作用,同时为农作物重要经济性状和育性的精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现有研究表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我国水稻上重要的病毒病害,它是由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侵染水稻引起的,其对我国乃至亚洲的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研究RSV编码的蛋白与寄主植物因子之间的互作从而明确其致病机理,对于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植物细胞被坚固的细胞壁(cell wall,CW)所包裹,病毒难以在细胞间进行运动,为了完成系统侵染,植物病毒通常会编码一个甚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以甲氧基丙烯酸酯为活性基团,可通过与真菌线粒体复合体III中的细胞色素bc1的Qo位点相结合来阻断呼吸电子链传递达到杀菌效果的线粒体呼吸作用抑制剂。因其高效广谱的杀菌活性,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自开发以来便在全球范围广泛使用。与此同时,多种植物病害对其产生了抗药性,且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药残留问题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威胁也日益严峻。因此,深入研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环境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侵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病毒病害。RSV侵染寄主后造成严重症状,甚至死亡,对水稻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研究RSV与植物寄主之间的互作模式,挖掘植物寄主潜在的抗病基因,能够为病害防治措施的制定以及培育抗病种质资源提供理论支持,对病害的防治以及水稻生产具有重大意义。Ferredoxin 1(FD1)编码植物光合作用电子传递链中电子
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对医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的抗性问题日益突出,是导致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抗性来源和相关机制备受关注。为了探究农用三唑类化合物的使用与烟曲霉抗药性之间的潜在联系,本文在确认医院周边环境土壤中抗性烟曲霉存在的基础上,探究了不同种植条件下戊唑醇使用可能导致
双生病毒是一类在全世界广泛发生的植物单链环状DNA病毒。其中菜豆金黄花叶病毒属病毒种类最多,危害最为严重,由其介体昆虫烟粉虱特异性传播。该病毒属病毒根据基因组的不同可分为单组份病毒和双组份病毒。双组份病毒包含两条单链环状DNA分子,DNA-A和DNA-B;单组份病毒仅包含一条单链环状DNA分子。部分单组份病毒伴随有DNA-β,称为β卫星分子。植物介导的菜豆金黄花叶病毒属病毒-烟粉虱互惠共生是造成植
内生真菌是至少生活史的一部分能侵染定殖在健康植物组织中,宿主无明显病症的一类真菌。内生真菌在与植物互作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意义的生物学功能。首先部分内生真菌的定殖会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病性,从而抵抗病原真菌、病毒、细菌等的侵害。同时,它产生的一些毒素,可以防止宿主免受食草动物、昆虫的取食。当植物面临非生物胁迫,如旱涝、重金属或高低温等,内生真菌可以通过调控植物的生理生化反应来帮助其渡过不良环境。另
随着测序技术以及宏病毒组(Virome)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病毒被发现。寄生蜂是昆虫中物种最为丰富的生物类群之一,其上也存在着很多病毒。蝇蛹金小蜂(Pachycrepoideus vindemmia Rondani,1875)是蝇类蛹期外寄生蜂,寄主范围广泛,包括果蝇、实蝇、家蝇等,是一种有巨大开发潜力的生物防治资源。本论文针对在蝇蛹金小蜂体内发现的一种新型小RNA病毒RoWV-1展开了系列的研究
水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但由灰飞虱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严重危害水稻,并每年造成巨大的粮食产量损失。自噬作为一种先天性免疫在抵抗病毒入侵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病毒在与寄主相互博弈过程中进化出逃避自噬或者抑制自噬机制而实现侵染,有些病毒甚至利用寄主的自噬体膜和自噬机制促进其繁殖、扩散。RBSDV侵染能否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