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CDH7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PCDH7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PCDH7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病理切片证实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标本各72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结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CDH7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PCDH7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PCDH7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病理切片证实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标本各72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结直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结直肠癌细胞中PCDH7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CCK8、平板克隆、Transwell侵袭及划痕等实验探究PCDH7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PCDH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利用统计学方法及相关软件分析PCDH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使用乘积限法(Kaplan-Meier method)估计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进而分析PCDH7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PCDH7基因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通过对纳入72名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采用Kaplan-Meik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表明PCDH7基因低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患者。2、与空白质粒组相比,过表达PCDH7基因后,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3、结直肠癌组织中PCDH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58%(42/72),而癌旁正常组织中PCDH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19%(14/72),结直肠癌组织中PCDH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91,P<0.05)。4、结直肠癌组织中PCDH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与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直径(P=0.041)、分化程度(P=0.019)、淋巴结转移(P=0.025)和TNM分期(P=0.029)有关,与患者性别及年龄无关(P均>0.05)。5、通过对纳入的72名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采用Kaplan-Meik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表明甲基化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非甲基化组患者。结论:结直肠患者癌组织中的PCDH7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其表达水平的降低与启动子区存在异常甲基化有关,且该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同时PCDH7还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因此,PCDH7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重要靶标。
其他文献
目的:无机砷化合物是确认的人类“1类致癌物”,长期暴露会引起以皮肤癌为主的多种癌症的发生,但其具体的致癌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一直以来都倾向于认为砷在体内的代谢是解毒的过程,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砷在哺乳动物体内代谢过程中会生成毒性较高的二甲基亚胂酸(DMAⅢ)和二甲基一硫代胂酸(DMMTAⅤ),无机砷的甲基化也被认为在其致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DMMTAⅤ也被认为是人摄入胂糖后尿液中的痕量砷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述一种新型的负压引流理念,即采用皮瓣下持续中心负压引流联合皮瓣外封闭负压引流的方式,通过与常规负压引流方式进行比较,探讨其对慢性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92例慢性创面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定期换药或手术清创至创面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血管炎性疾病。它的增大与破裂是临床心血管事件的主要病理基础。B淋巴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B淋巴细胞亚群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作用时,常使用CD19Cre-loxP系统构建B细胞特异性基因敲除小鼠。针对细胞特异性基因敲除小鼠的实验对照通常为野生型或同窝loxP小鼠。与其他细胞特异性Cre不同,CD19Cre的表达使CD19的一个等位基因失活了,因此导致B细
自十九大召开以来,维护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已经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而近年来,出狱人再犯罪事件的不断发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对社会的稳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聚焦罪犯再社会化中的政府引导问题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为降低出狱人再犯罪率提供有力支持,对于现阶段的社会治理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新时代、新背景的要求下,罪犯再社会化给政府引导工作提出
目的: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了治疗各种终末期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假体周围骨溶解和无菌性关节松动是假体植入失败、返修的主要原因。其中,钛颗粒刺激的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在假体周围骨溶解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人体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在骨形成上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褪黑素能否抑制钛颗粒刺激的破骨细胞分化及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明确钛颗粒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和褪黑素对钛颗粒
目的:本研究通过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品管圈小组活动,分析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的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以期降低动静脉内瘘再次穿刺率。减少动静脉内瘘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的损伤,为降低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切实有效的护理策略,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文献回顾法、类实验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确定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透析患
目的评价含有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骨修复材料应用于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植入人体的安全性,有效性,为临床植骨提供建议与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自2017年8月-2019年8月住院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分析及时间动态分析(temporal dynamic analysis,TDA)法,对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
目的:回顾比较抗凝、抗血小板(单抗和双抗)和血管内治疗对头颈部动脉夹层相关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恢复和夹层动脉修复情况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7月至2019年3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头颈部动脉夹层的患者。采集临床数据,包括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3个月为周期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收集脑梗死患者的90天mRS评分、复发卒中事件及复查者起病3个月至1年复查的血管成像检查资
目的:直肠癌患者对新辅助放化疗(nCRT)具有不同的反应敏感性,部分患者nCRT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本文分析探讨与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有关的临床因素,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预测nCRT后pCR,更好地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科治疗的75例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接受nCRT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