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建设与人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马克思与恩格斯首先真正地把“和谐社会”提到了科学理论的高度,列宁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也分别丰富和提升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和谐建设理论的内容。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是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的研究视角,对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及其当代社会形态展开了初步的探讨。本论文由导论和正文组成,正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及观点概述,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建设思想、国外社会建设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建设思想分析,进一步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社会建设思想的来龙去脉;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分别阐述了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建设的探索、深化与发展;第三部分介绍了当代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理论的认识与创新,主要从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主要特征及主要内容四个方面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建设理论认识的升华,进一步突出了民生、公平正义与和谐的重要价值。
实践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探索也会永远没有止境。而在新的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也必然会愈发地趋于成熟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