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1年9月,以美国为代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49个国家与日本签订了和平条约,同时,美国与日本签订了日美安保条约。基于该条约,美国获得驻军日本的权利。由于战后日本放弃了交战权,不具备自主防卫能力,日本也希望美国驻军,以确保本国安全。由此也奠定了旧安保条约日本从属于美国这一基调。1950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在外交方面也取得一系列成果,并逐渐发展防卫力量。随着自身国力的增强,日本开始争取与美国平等的地位,提出修改安保条约的要求。1960年1月,岸信介首相与艾森豪威尔总统签订了新日美安保条约。新条约规定了日美相互防卫的义务,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日本在对美关系中的地位。如今,日美两国均高度评价新安保条约在两国的安保、外交、经济等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签订当时,它却引发了日本国内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反对斗争。岸信介内阁不顾在野党及民众的反对,甚至不惜采取暴力手段强行通过该条约。本论文将采取历史研究的方法,围绕安保条约修订的开端、交涉过程、安保斗争及条约本身的意义,通过分析安保条约修订这一历史事件中岸信介个人因素的影响,得出其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决定了日美安保条约及安保体制的发展路线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