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是一种复发率高、危害性大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临床上已有第一代和第二代抗抑郁药,但由于其不良反应明显,持续疗效差,对部分患者仍无效。因此,亟待寻找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的抗抑郁药。中医治疗抑郁症有重要意义,中医倡导个体化用药,因此,区分抑郁症各种证候的表现差异,选择适当的治疗药物,能更好地治疗抑郁症。我们发现Balb/c小鼠在应激状态下可产生气虚型抑郁的表现,本研究主要观察补益药归脾汤和理气药越鞠丸对慢性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LH)应激小鼠对于气虚型抑郁症的改善作用以及治疗后药物效应的持续性,以反证气虚型抑郁症证候,并探讨归脾汤是否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来改善小鼠的抑郁伴气虚症状的。目的:1.经慢性习得性无助造模后,Balb/c小鼠的气虚型抑郁证候表现,并用方药反证其气虚型抑郁症证候。2.通过肠道菌群的角度研究、阐明归脾汤在治疗Balb/c品系小鼠抑郁伴气虚模型中药效及其持续性,发现其作用菌群。方法:给予Balb/c品系雄性小鼠慢性习得性无助(LH)刺激来建立抑郁伴气虚动物模型,LH造模时常13天,期间空白对照组(CTL)不给予刺激。然后进行行为学测试,通过慢性习得性无助测试(LH)、悬尾测试(Tail suspension,TST)、强迫游泳测试(Forced swim,FST)和新奇环境摄食(Novelty suppressed feeding test,NSF)等一系列行为学检测方法评判小鼠的抑郁表现,通过抓力(Grip strength)、掌纹脉络血色度测试(Degree of redness),负重游泳(Loaded swim test)等行为学评价方法评价小鼠是否有气虚样表现。除空白对照组外,将造模后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模型对照(LH、Veh)组、越鞠丸(Yueju,YJ)组、归脾汤(Guipi Decoction,GPD)组和氟西汀(Fluoxetine,FLX)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进行生理盐水灌胃,越鞠丸组给予0.2g/ml的越鞠丸灌胃,归脾汤组给予0.2g/ml的归脾汤灌胃,氟西汀组给予2mg/ml的氟西汀腹腔注射。在连续灌胃给药一周后进行抑郁及气虚的行为学检测,在停药后第四天再次进行行为学检测,来评价药物的治疗作用。行为学检测结束后,取每组的小鼠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结果:1.LH应激后Balb/c小鼠产生抑郁样行为,不动时间显著上升,同时,模型小鼠产生了负重游泳时间减少、抓力下降、掌纹血色度下降等气虚样症状。在连续给药7天后,越鞠丸组、归脾汤组、氟西汀组都产生了不动时间上升、逃避失败次数减少等表现,证明对Balb/c小鼠有抗抑郁作用,但归脾汤对改善小鼠负重游泳、抓力、爪色等气虚行为的改善明显优于越鞠丸和氟西汀。2.从停药后第四天的行为学测试结果来看,氟西汀和越鞠丸对小鼠的抑郁及气虚症状几乎没有作用,但归脾汤依然可以改善小鼠的抑郁及气虚症状,证明归脾汤的药效持续性更好。归脾汤可以改善其证候表型且药效较为持久。3.归脾汤不仅改善了 LH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的α多样性和肠道菌群的结构,且对菌群的相对丰度产生了一定作用。模型组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与空白对照组、归脾汤组和氟西汀组差异较大。从菌门水平来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越鞠丸组、归脾汤组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升高。归脾汤显著改变了 LH小鼠肠道微生物中拟杆菌的丰度。而从菌属的结果来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越鞠丸组、归脾汤组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升高。证明归脾汤很可能是通过改善小鼠肠道菌群中的拟杆菌来起到改善模型小鼠的抑郁伴气虚症状的。结论:1.LH应激后Balb/c小鼠表现为气虚样抑郁,归脾汤可以改善其证候表型且药效较为持久,这可能是通过肠道菌群来影响的。2.与西药氟西汀、中药越鞠丸相比,归脾汤有更持续的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