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工作采用能量为190keV-450keV的不同价态的Arq+(q=15~18)离子轰击原子序数Z=4~79的金属靶,对Ar离子的X射线发射机制进行研究。文中依次对Ar17+离子,Ar16+离子,Ar18+离子和Ar15+离子进行了分析。主要的实验工作及结论如下:对Ar17+离子的K壳层X射线分支比进行分析,研究了Kβ/Kα分支比随电荷态与能量的变化规律以及Kα和Kβ射线的平均能量。在级联跃迁模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采用能量为190keV-450keV的不同价态的Arq+(q=15~18)离子轰击原子序数Z=4~79的金属靶,对Ar离子的X射线发射机制进行研究。文中依次对Ar17+离子,Ar16+离子,Ar18+离子和Ar15+离子进行了分析。主要的实验工作及结论如下:对Ar17+离子的K壳层X射线分支比进行分析,研究了Kβ/Kα分支比随电荷态与能量的变化规律以及Kα和Kβ射线的平均能量。在级联跃迁模型的框架下从理论上分析了实验结果,得到Ar17+离子退激发过程中各壳层电子跃迁信息。对于实验中观测到的Ar16+离子的K壳层X射线。本文认为Ar16+离子的K壳层空穴产生是内部多电子激发造成的,并计算了在本实验条件下多电子激发的几率。通过对Ar16+离子与Ar17+离子X射线发射强度的对比分析,从理论上解释了二者强度有5个量级差异的原因,证实了Ar16+离子发生多电子激发的可能性和处理问题中采用级联跃迁模型的合理性。对于Ar18+离子的X射线发射强度的研究,我们得到了K壳层的空穴数对X射线发射的影响规律。文章最后对Ar15+离子未能观测到K壳层X射线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从各壳层电子数随时间的演化关系出发,解释了未能观测到Ar15+离子发射K壳层X射线的原因。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两种生态型芦苇(沙丘芦苇和沼泽芦苇,以沼泽芦苇为对照,以抗逆性较强的沙丘芦苇为研究对象)的悬浮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种芦苇对渗透胁迫的不同生理响应,揭示了NO在渗透胁迫下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渗透胁迫下ABA诱导两种芦苇中脯氨酸的积累的调节作用。主要获得以下结果:在PEG-6000所诱导的渗透胁迫下,沼泽芦苇与抗性较强沙丘芦苇相比具有较高的离子渗透率,同时质膜和膜蛋白也受到更为严重的氧化损
目的 建立连花清瘟颗粒中连翘酯苷A、大黄酸、绿原酸以及大黄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urospher Star RP-18(55mm×4mm,3.0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缓冲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5.0μL,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0~15min为325nm,15~35min为206nm,35~40min为230nm
在近二十年来,由于高温超导体在飞轮储能和磁浮轴承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而使得高温超导体和永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目前,有关悬浮体受力的研究状况是:实验探索多于理论分析,悬浮力研究多于面内力研究。本文针对典型的高温超导-永磁悬浮系统,对悬浮体受到的力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尤其是对磁通冻结-镜象模型的修正以及对悬浮力和面内力的数值模拟,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本文对磁通冻结-镜象模型进行了
目前青藏高原有0.425亿公顷退化草原占其总可利用草原量的33%。退化严重的草原产量小、植被覆盖率低和地表土壤损失严重。高寒草甸的退化是有多种干扰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如气候和生境的变化和动物因素如过度放牧、鼠类过度干扰共同作用而造成的。传统上人们把鼢鼠作为与家畜争夺饲料和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有害动物而加以彻底清除。而作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成员,它们干扰的正生态作用却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干扰理论认为,适度的干
通过对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大脑形态学测量、MR图像分析、体视学研究和与其它偶蹄动物大脑的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双峰驼大脑的沟回方式特别,颞叶和嗅球发达,成年双峰驼平均脑重568.3g,大脑与体重的比例约1/700~1/800;小脑占整个大脑9.84%;横径指数为0.599;Pilleri指数为0.163,其“头部集中程度”较小;双峰驼脑商约为1.11,处理和利用复杂信
多面体链环是由多个环相互嵌套成的具有多面体形状的一种拓扑几何结构。多面体链环的研究为表征、描述DNA和蛋白质链环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分子设计提供了可能的理论模型。化学和生物体系中的大分子结构较复杂,如何表征和刻画环状富勒烯、碳纳米管、DNA和蛋白质这些大分子是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论文基于多面体链环的研究,构筑并应用纽结理论的知识分析和讨论了新的环状富勒烯链环、碳纳米管链环、病毒多面体链环模型
空间生态学和性生态学都是当前理论生态学和数学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性生态学和空间生态的结合乃是当今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因为大多研究空间生态学忽略了有性生殖,而有性生殖的研究又没考虑空间因素。偶对近似和矩方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了的先进空间分析方法。它们是通过空间相关性来反映种群空间分布的两种近似随机空间模型。其优点是可以系统地进行数学分析处理,克服了空间模拟耗时和随机性带来的缺陷。本论文选题正是利用偶对
本研究首次以生长于乌鲁木齐河源区高海拔、强辐射、温度波动大的极端环境下的地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地衣种类统计、生活型分析、区系比较、不同海拔的地理分布以及分子进化的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该地区地衣分布有35种,隶属于14属,10科,其中,中国新记录种1种,即Rhizoplaca haydenii,揭示了极端环境下地衣分布数量较之其他地区较少,作为“先锋植物”的地衣,在高海拔、强辐射、温度
双非线性抛物型方程在金属材料合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人们对其解的形态以及动力学行为了解甚少.在这篇博士学位论文中考虑如下形式的双非线性抛物型方程:其中α和f是任意次多项式增长的非线性函数,Ω是RN中的有界光滑区域.由于非线性项α的存在,给该问题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首先,我们采用Faedo-Galerkin逼近方法,对更一般形式的双非线性P-Laplacian方程,证明了解的存在性.其次,利
低温环境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它被认为是天然的“菌种保藏中心”。近年来冷环境下微生物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天山地区具有寒冷、中纬度和高海拔等特点,是研究低温微生物的理想生境。本文选取了天山2米深的雪坑、1.6米深的活动层冻土和3.0米深的永冻土作为材料,应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其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分布,分析和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温室气体(CH4和N2O)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