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滨海旅游开发掀起一股热潮,不少滨海旅游地由于缺乏系统的空间结构规划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压力;尤其对于新型的滨海地区来讲,旺季容易面对近距离的旅游者一哄而挤的旅游高潮,空间结构的优化对滨海地区旅游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对国内外空间结构研究及空间结构要素认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游客的主观定性评价和客观定量计算两个层面对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本文用客观的空间结构计量方法(旅游景点的空间离散度、交通网连结度等)与定性方法对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的旅游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其次,参考地理学空间结构理论、旅游规划通则、以及参考风景名胜区规划及各类国家标准,在经过资料查阅与当地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并征询专家问卷,确定了滨海地区旅游空间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由滨海地区旅游节点、滨海滨海地区旅游脉络、滨海地区旅游面域三个主题构成。滨海地区旅游节点主题分为“旅游吸引物景点”与“公共服务点”两个层次。滨海地区旅游脉络主题分为“大区域交通”与“区内路径”两个层次。滨海地区旅游面域分为“功能区互补度”与“可视景观质量”“可感觉景观质量”三个层次。第三,笔者请了20位专家就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判断,对各层次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并打分。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运用MATLAB7.0软件,求解各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专家的判断,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第四,以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为例,通过不同时段发放游客问卷,进行一一打分,并根据以上的权重计算最后得分。将游客感知打分评价出的结果,与第三章的定量计算比较验证。进而总结出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旅游空间结构方面的六大问题:1)区域内景点景区的有效调配率不高;2)生态分区方面游客评价较低;3)旅游活动的季节组合度不高;4)功能分区的相关联系度不高;5)区内路径联系度组织不够合理;6)区域合作力度不够。最后,针对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旅游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作者建议:1)滨海地区旅游空间发展战略模式选择以城市沙滩、碧海金沙、滴水湖为核心增长极的点轴开发模式;2)针对部分热门滨海旅游景区人满为患的现象建议采用景区分流;3)以健康滨海为主题进行生态分区、深层次开发;4)利用节庆旅游等依托财力科技搞活淡季市场;5)以各地地域文化为背景加强地域范围内其他文化与滨海文化的联系;6)构建无障碍公共交通服务体系;7)构建差异化发展战略,加强区域旅游竞合集群化发展。使滨海地区空间结构朝“网络化、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