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ABE)的发生,从而留下听力障碍、脑瘫、智力发育迟缓等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换血疗法(Exchange Transfusion,ET)能快速移除体内致敏或缺陷的红细胞,减轻溶血程度,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是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是轻度ABE患儿抢救治疗的首选(中、重度ABE患儿并发症多,换血风险较高,需要权衡利弊)。然而该技术也是一项操作难度大、风险系数高的专科护理技术,存在较多的并发症。为进一步规范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保障医疗安全,部分地区将其列为第二类医疗技术进行控制管理,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规范,难以给临床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引。护理质量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管理者可以通过对护理活动进行系统的监测来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以达到系统不断优化、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同时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也是护理实践的工作指南,能够更好的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因此,对于换血技术而言,研制科学、系统、有效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已成为促进该技术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换血疗法临床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指引,为管理者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换血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回顾,了解换血护理实践的研究进展以及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2.对3名来自不同地区的新生儿科护理管理者、1名新生儿医学专家以及3名高年资新生儿专科护士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了解目前换血疗法的实施和管理现状以及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拟定新生儿换血疗法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初步框架。3.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先后对符合入选条件的12名新生儿护理管理者、3名新生儿医学专家、4名新生儿临床护理专家进行了两轮函询。通过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讨论,确定新生儿换血疗法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4.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0.5.2计算各指标项目的权重值,以评价各指标在整个质量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识别护理管理重点。结果:1.函询专家的代表性:参与本研究的专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平均年龄为(40.84±5.81)岁,平均工龄为(20.00±6.96)年,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两轮函询中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和0.93。目的:2.函询结果的可靠性:两轮函询问卷的回复率分别为95%和10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3和0.25,经x2检验p<0.01,说明专家的积极性高、可信度好。3.新生儿换血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筛选: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了以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为基本框架,包含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及指标层四个层次的换血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其中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73项。4.各评价项目权重系数的确立:一级指标中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3338、0.5247、0.1416,二级指标中前三位的项目为换血中护理、换血前准备和培训,其权重系数分别为0.2573、0.1636、0.1344,提示环节的控制以及人员的培训是换血管理中的重点。结论:1.本研究中函询专家的代表性好,权威程度高,函询结果的可信度强。通过函询得出的新生儿换血疗法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内容较为全面,对临床护理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2.要素质量管理是安全开展换血技术的必要前提,管理者需要强化组织结构,优化环境配套设施,完善规章制度,同时必须加强换血人员的培训,对其进行资质的准入管理。3.环节质量控制是保障换血技术顺利实施的重要内容,是换血技术管理中的重点。在实践操作中不但应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还应该重视“第一时间段”的救治质量。4.终末质量监测是促进换血质量持续改进的必要保证,护理管理者应定期分析换血数据,对换血效率及换血效果进行综合的测评,以及时发现偏差,促进换血质量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