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材料微型化的蓬勃发展,块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已不完全适用于小尺寸材料。所以,近年来关于材料力学行为尺寸效应的研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也建立了很多相关模型用以解释尺寸效应,但位错滑移模式对材料力学行为尺寸效应的影响却鲜见报道。本文选取了三种Mn含量(5、10、20 at.%)的Cu-Mn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拉伸和疲劳行为的尺寸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Cu-Mn合金的单向拉伸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样品厚度的减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10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104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材料微型化的蓬勃发展,块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已不完全适用于小尺寸材料。所以,近年来关于材料力学行为尺寸效应的研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也建立了很多相关模型用以解释尺寸效应,但位错滑移模式对材料力学行为尺寸效应的影响却鲜见报道。本文选取了三种Mn含量(5、10、20 at.%)的Cu-Mn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拉伸和疲劳行为的尺寸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Cu-Mn合金的单向拉伸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样品厚度的减小,其屈服强度(σYS)基本保持恒定,但最大抗拉强度(σUTS)和均匀延伸率(δ)呈现出“越小越弱”的趋势。当样品厚度由2.0 mm减小至0.5 mm,Cu-Mn合金的σUTS和δ减小幅度较小。然而,当样品厚度低于0.5 mm后,σUTS和δ大幅降低。尽管如此,位错滑移模式对Cu-Mn合金单向拉伸变形行为尺寸效应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Mn含量的增加(即位错滑移模式由波状滑移转变为平面滑移),σUTS和δ体现出的“越小越弱”趋势有所抑制。拉伸实验后的微观结构观察表明,样品厚度显著影响了 Cu-Mn合金塑性微观变形机制。首先,对于三种Cu-Mn合金,随着样品厚度的减小,位错密度明显降低。尤其当样品厚度低于0.5 mm后,位错密度显示了一个急剧降低的趋势。其次,样品厚度也影响了 Cu-Mn合金的位错亚结构演变。随着样品厚度的减小,Cu-5at.%Mn合金的位错组态均为波状滑移型位错结构,且位错胞壁间距明显增大;Cu-10at.%Mn合金的位错结构由波状滑移型位错结构转变为平面滑移带结构;当Mn含量增加到20 at.%时,Cu-Mn合金样品的位错结构均为平面滑移带结构,且滑移带宽度明显变窄。上述观察结果表明,位错密度的减小和不均匀分布的位错结构的形成加剧了样品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局部化,导致Cu-Mn合金的拉伸变形行为表现出尺寸效应。然而,相较于波状滑移型位错结构,平面滑移型位错结构可以有效抑制位错交滑移的开动,促进加工硬化能力的提高,因此具有平面滑移特征的Cu-20at.%Mn合金显示了相对较弱的尺寸效应。拉-拉疲劳实验结果表明,Cu-Mn合金的疲劳性能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厚度依赖性,即在同等应力幅下,随着样品厚度的减小,疲劳寿命明显减小。Cu-5at.%Mn和Cu-10at.%Mn合金的微观位错结构随着样品厚度的减小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即在两种合金中,位错结构均由波状滑移型位错结构转变为平面和波状滑移型位错结构共存的状态。一方面,薄样品中平面滑移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位错交滑移,使得位错增殖变弱,位错密度降低,进而合金的循环硬化能力变弱,疲劳寿命下降;另一方面,变形过程中,由短程有序(SRO)引起的平面滑移位错结构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塑性变形,增加了局部应变集中的风险,从而导致疲劳损伤更容易在小厚度样品中形成。对于Cu-20at.%Mn合金,所有样品的微观结构均为平面滑移带结构。随着样品厚度的减小,位错密度降低,且出现明显的位错密集区和贫乏区。因此,位错密度降低及分布不均应该是Cu-20at.%Mn合金疲劳行为尺寸效应产生的原因。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工业应用对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苛刻,现有的材料已经部分不能满足零部件的实际服役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某些零件的不同部位实际的服役情况是不同的,某些零部件并非工作在恒定温度下,而是同一零件不同部位所承受的温度和使用要求并不相同,因此梯度功能材料就应运而生。其中不锈钢-高温合金功能梯度材料可作为耐高温以及大温差反复热冲击的材料,在石油化工、核反应堆中各种耐酸阀门和高温高压阀门以及发动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享受着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更是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健康问题,所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TiO2半导体材料因其可以在光催化下无差别的降解各种污染物而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是TiO2半导体材料也存在着两个无法忽略的问题,首先TiO2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非常宽,大约为3.2 eV;其次TiO2半导体
基于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金属基可降解材料成为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此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镁和铁基合金上。然而,降解速率过快和过慢的问题分别制约了这两种合金在临床上的应用。近年,锌及其合金因具有更适宜的降解速率和生物相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探索新的合金种类及加工工艺来进一步提高锌合金的力学性能并有效控制其降解速率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以迄今广泛研究的Zn-Mg二元合金为基,探索了
随着现代航空工业的发展,近空间飞行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显然,传统的线性控制理论已不能满足近空间飞行器在各种实际工作环境中对控制性能的要求,因此,非线性控制理论方法就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由于近空间飞行器的工作范围很大,工作环境复杂,所以近空间飞行器具有飞行包络大,工作模式多,工作状态多的特点,且近空间飞行器还需要有良好机动性能,负载性能等,因此,近空间飞行器飞控系统具有高度的非线性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和不断创新,深度学习技术逐渐爆发,人们向往着能实现与机器的“交流”,希望机器能够模拟人的思考方式,做到人类能够做到的一些简单的或者重复的工作和内容,从而实现人机交互与智能。本文结合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两大领域的知识,提出解决图像自动生成描述句子的问题,即如何让机器理解图像并表达出来,这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一个尤为吸引人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图像描述生成的任务是将一幅图像中所
钨具有密度大、膨胀系数低、高温强度高等特点,在国防、医疗、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钨的熔点高、室温脆性大,采用传统制造方法制造复杂构件存在着极大挑战。增材制造技术(Additive manufacture,AM)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革命性的近净成形技术,利用电子束、激光等高能热源熔化金属粉末,通过逐层堆积的方法实现零件的直接制造,具有无模具、成型周期短、近净成形等优点。其中,电子束选区熔
本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洁净、细晶、均质铝锂合金锭坯制备基础研究》(U1608252)的一部分,旨在根据我国铝锂合金发展的需要,开发铝锂合金熔炼的坩埚材料涂料和热顶材料涂料。选择321不锈钢为钢坩埚材料基材,磷酸盐为粘结剂,氮化硼和氧化钇为骨料,考察了涂料的配比、烧结方法、涂料抗热震能力及涂层在纯铝、Al-(1.5-2.5)wt.%Li合金液中的溶蚀行为。选择中耐一号和硅酸钙耐火材料为热
先进高强钢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中锰钢属于第三代先进高强钢,是目前高强钢研究领域的热点。中锰钢优良的力学性能归因于其在变形过程中的TRIP效应,即亚稳奥氏体发生马氏体相变能够显著提高加工硬化率和塑性。影响TRIP效应的决定性因素是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及其稳定性。采用奥氏体逆相变退火工艺在室温下可获得较高含量且稳定的残余奥氏体。此外,在中锰钢中加入Nb、V、Ti等微合金元素能够起到
CuCr合金作为一类重要的功能结构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及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制备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阻焊电极、触头材料、电工插头等产品。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对CuCr合金的综合物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铜合金的高强度和高导电性是一对相矛盾的特性,传统提高CuCr合金性能的方法主要是固溶及时效处理,由于合金元素含量较低,固溶强化作用受到限制,抗拉强度不太理想。CuCr合
马氏体不锈钢常用于高应力的腐蚀环境下,但常用的淬火—回火处理方法下很难达到良好的强塑性配合。通过淬火—配分工艺获得低碳马氏体+富碳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能够获得良好的强韧性配合。本文先以商业化20Cr13钢为研究对象,探索淬火温度以及配分温度和配分时间等Q&P处理工艺参数对实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的对应关系;通过盐雾模拟腐蚀环境实验、电化学实验对几种Cr13型马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