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居易是唐代继李白、杜甫以后的第三大诗人,其诗歌在文学世俗化的方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可以视为中晚唐诗歌转型的代表。本文以白居易的节令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白居易节令诗中所展现的节令文化、节令习俗的相关问题梳理,展现白居易在岁时节令这一特定时间环境下的思想情感及诗作特色。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本文在梳理白居易诗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白诗虽然被目为20世纪研究最为透彻的诗人之一,但是学界在对白居易节令诗的研究方面关注较少,因此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及价值。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通过对节令与节日二词含义的辨析,将节令的具体内涵定义为与具体农业生活或四时节序相关的节令,而不包括降诞节。在此基础上,本文统计出白居易共创作节令诗112首。以节令日为分类,诗歌数目在十首以上的分别为寒食(27首),重阳(15首),元日(14首),岁除(12首)。寒食诗的数量是最多的,这是由于寒食等节日民俗发展到唐代已由原来的祭祀为主变为了出游踏青、集会宴游为主,使唐代节日较之于前代,显现出更多的狂欢性特征。从节令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上分析,白居易在60岁至70岁之间节令诗创作最为活跃,数量达到了37首之多。其次则为51岁至60岁,24首;41岁至50岁,23首。地点上依次为洛阳(43首),长安(18首),江州(11首)。这种节令诗创作的时地分布特征与白居易升平仕宦经历密切相关,也与其“中隐”思想的渐渐形成密切相关。第二章,从文学与文化的角度分析白居易节令诗中所包含的节令活动和节令食品,展现诗人笔下中唐社会的节日生活,以此进一步深入分析唐代节日的发展。第三章,从节令诗的情感意蕴入手分析,对其节令诗与讽喻诗呈现出的不同精神面貌做横向比较,同时也与杜甫等唐代诗人做纵向比较,展现白居易诗歌中独特的内涵和情感体验,包括对自我生命的关照、对乡国亲友的眷恋等,展现诗人“多于情”之一面。第四章,从诗歌创作手法的角度,分析白居易节令诗对节令诗文题材的扩展,主要体现在:内容上白氏节令诗不仅包含对日常生活的书写,还有对艳情的刻画;手法上不仅有大量的俗语口语入诗,还有对写法的广泛运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