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逐美好生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自然角度来说,人类在美好生活的指引下不断发展、向更高级进化,从社会角度来说,人们将内心美好生活的渴望付诸实践,人类社会得以推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美好生活需要代表民生,是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人民吃好、穿好、住好、过得好,是一个人获得进步的机遇,也是全人类思想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关注人民生活,重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思想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是实现现代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因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的就在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习近平“美好生活需要”重要论述的探讨,就无疑是最具时代性和现实性的话题。“美好生活需要”理念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习近平“美好生活需要”重要论述包括物质“硬需要”和精神“软需要”内容,物质“硬需要”是指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是人类生存的本能需要,精神“软需要”是指人的精神层次的需要,满足人们物质“硬需要”与精神“软需要”是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尝试以理论和现实作为切入点,由此得出习近平“美好生活需要”重要论述的深刻而丰富的逻辑背景。习近平“美好生活需要”重要论述的现实逻辑背景即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习近平与人民群众的密切接触、习近平丰富的人生阅历、改革开放的社会状况。习近平“美好生活需要”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背景即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列经典作家的精神要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其他世界文明成果和当代精神。并由此深入探究习近平“美好生活需要”重要论述的政治哲学内在框架,得出政治价值论、政治制度论、政治主体论三层逻辑架构结论。政治价值逻辑回答“为了谁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体现习近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使命和初心。政治制度逻辑回答“如何确保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通过重视制度的根本作用、强调制度体系成熟而持久、增强制度执行力、科学处理国内外制度的关系确保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习近平实践探索与发挥战略主动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的辩证思想。政治主体逻辑回答“谁去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其中,人民是实现习近平“美好生活需要”论述的全员主体,工人阶级是实现习近平“美好生活需要”论述的关键主体,中产阶级是实现习近平“美好生活需要”论述的新型主体,人民、工人阶级与中产阶级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共同实现“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