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尊是自我的重要部分,与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紧密相连。社会认知基本维度包括能动性(agency)和社群性(communion)。其中,能动性是指人们为了掌控环境、展示自我、体验胜任感所付出的努力,主要是与成就、追求目标、展现技能等相关的特质,如聪明、懒惰;而社群性主要是与关系维持和社会功能有关,是希望与他人建立关系、融入群体相关的特质,如冷漠、善良。目前关于自尊和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的研究达成了一致的结论——自尊与能动性自我更加相关。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都将自我作为认知对象,然而自尊与社会世界紧密相连,特质自尊作为一种稳定和持久的人格特质,也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加工过程。但,自尊对社群性/能动性社会加工过程的影响却极少有学者进行过探讨。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通过社会比较来获取自我和他人的信息,在集体主义文化下,出于强烈的自我完善的目的,个体常常会进行上行比较,而上行比较通常会诱发个体的妒忌情绪。以往涉及上行比较的研究几乎没有系统地将上行比较的内容就能动性和社群性进行直接区分,并且探究两类上行比较所诱发的妒忌情绪体验的差异,而自尊在其中的影响更是空白。虽然以往研究发现了自尊对上行比较过程中的妒忌情绪的影响,但自尊的对上行比较过程中的妒忌情绪的影响是否受到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的调节尚不清楚。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在能动性与社群性框架下,两维度比较所诱发的妒忌情绪的差异,以及进一步自尊对上行比较所诱发的妒忌情绪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人际互动中,个体或多或少都会面临他人对自己的反馈或评价,以往研究发现了自尊对他人反馈知觉的影响。但是同样的,前人在研究自尊对他人反馈知觉的影响时,并没有将他人反馈的内容区分为能动性和社群性。自尊对他人反馈知觉的影响究竟是体现在能动性内容上还是社群性内容上?同时与他人反馈相对应的自我评价又是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也是不得而知的。此外,虽然针对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的行为研究成果丰厚,但是相应的针对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的神经机制的研究却是相对匮乏的,而这些有限的研究中并未考虑自尊的因素。基于自尊与能动性自我评价的紧密关系,因此,个体在能动性自我评价过程中与自尊相关的大脑神经活动也是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借由fMRI技术考察能动性自我评价中与自尊相关的神经认知过程。研究一从社会比较出发,讨论了在能动性与社群性框架下,两维度上行比较所诱发的妒忌情绪的差异,以及进一步自尊对其中妒忌情绪的影响。研究采用被试内实验设计,总共包含了四种任务条件(能动性上行比较、社群性上行比较、能动性控制条件、社群性控制条件),63名被试需要评价不同比较条件下所感受到的妒忌情绪。结果表明相对于社群性,能动性上行比较会诱发个体更强的妒忌感受,同时个体也更想要拥有积极能动性特质,这与能动性的特点相符,表明能动性与自身利益达成更加相关,从而个体更期望拥有积极能动性的特质来达成自身目的,因此会更加羡慕拥有更积极能动性特质的个体。此外,在进一步探讨自尊对其中妒忌感受的影响时,研究并没有发现自尊对其中妒忌感受的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社会赞许,人们不源表达出自身的妒忌。研究二从他人反馈和自我评价出发,考察自尊对能动性/社群性他人反馈知觉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自我评价在其中的作用,并且通过fMRI技术深入探讨了能动性自我评价中与自尊相关的神经认知过程。研究仍然采用了被试内实验设计,36名被试需要进行不同维度(能动性/社群性)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反馈的评价。结果发现,在自我评价和他人反馈中,自尊都与能动性评价成正相关,表明相对于社群性他人反馈,自尊更能影响个体对能动性他人反馈的知觉。进一步验证能动性自我评价在其中的作用,发现能动性自我评价完全中介了自尊与能动性他人反馈评价的关系,这与自我论证理论相符。同时,任务态核磁数据表明自尊与能动性自我评价过程中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和丘脑的脑神经活动呈负相关,说明了不同自尊个体在能动性自我评价过程中的自我态度和自我概念清晰性是不一样的。研究表明:在上行比较过程中,相较于社群性,个体会更妒忌拥有更加积极能动性特质的个体,这可能是因为能动性能给个体本身带来更多的利益,从而个体更希望拥有积极能动性特质;而在他人反馈的知觉过程中,自尊仍然与能动性关系更为密切,自尊更能影响个体对能动性他人反馈的知觉而非社群性,并且该过程是通过个体能动性自我认知所实现。此外,神经层面的结果说明在能动性自我评价过程中,低自尊个体更倾向于持有自我批评的态度,并且拥有更为模糊的自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