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时文盛行,以致对文学评点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说来,时文创作遵循起承转合理论,以期达到文章顺畅和层次明晰的结果。本文认为在文学评点中,关注文章字句之法以及对文章进行分章别段,是时文法注释的重要表现。作为一种普遍性创作规律,起承转合理论广泛应用在各种文体中,其中尤以诗歌、古文较为明显。然而,诗歌追求的是圆融浑成的表达方式,古文以推崇“意”为风尚。同时,诗歌、古文理论中对起承转合关系的讲求与时文兴起紧密联系。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中屡次以“文”称屈原作品,而非视之为诗歌。本文认为《山带阁注楚辞》中对文章层次结构的研究,具有时文法评点的倾向,一方面是考虑到明清以时文法评点文学是常见现象,蒋骥文本中对文脉、文章层次、章法的探讨符合一般时文法评点的规律;另一方面,蒋骥个人对以时文法注楚辞的作品较为熟悉;最后,蒋骥受个人科考经历影响,对时文创作并不陌生。蒋骥以关注上下文为方法,探讨词句的具体含义;在词句阐释中,注重文意的畅达性,这集中表现在以“求女”释义贯穿前后文上。蒋骥对文章层次的注重,主要体现在《离骚》和《天问》两篇当中。他首先将《离骚》重复性问题予以辨明,接着采用区分段落的方式,理清文章脉络;对《天问》一篇,蒋骥通过寻求上下文意间联系,并对某些段落段意予以总结,以此说明该篇大体上为有序之文。通过分析文章层次性,蒋骥认为屈原文章结构主要有“绝奇”和“整齐”两个特点。历史上以时文法注释的作品受到贬抑处颇多,或源自注法本身不足,或与评价者的主观倾向有关。然时文法注释是否对文本解读有所裨益,主要在于注者能否以达观态度恰当运用。总的说来,蒋骥之时文法注释是一种倾向性选择,而非句栉字比,较为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