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向异性双重孔隙介质的应力与渗流耦合理论模型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e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天然裂缝性油藏的研究中,地层应力的研究对油藏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多数裂缝性油藏,裂缝与基质的渗透率对石油开采有着重要的影响。天然裂缝基本上是岩石应力状态演变的产物。对于应力场的任一扰动,可以影响到已经存在的裂缝和相关的油藏动态。各向异性双重孔隙介质应力与渗流耦合的理论模型研究将为更好的理解和管理天然裂缝性油藏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内容: 一、从孔隙度及渗透率的基本定义出发,考虑岩石固体骨架变形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即考虑有效应力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同时考虑岩石固体骨架变形和渗透率的双重各向异性,建立了裂缝性双重孔隙介质孔隙度及渗透率与有效应力的关系,即应力孔隙度模型和应力渗透率模型。 二、考虑骨架变形与基质孔隙流体流动及裂隙流动的耦合效应,在传统渗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渗透率各向异性的双重孔隙介质的流固耦合渗流理论模型。 三、将岩石固体骨架变形和渗透率的双重各向异性引入裂缝性油藏储层介质变形描述。首次建立了考虑岩石固体骨架力学性质各向异性的双重孔隙介质有效应力原理,并与裂缝性双重孔隙介质渗流模型及应力孔隙度模型、应力渗透率模型结合,从而首次建立了考虑岩石固体骨架变形和渗透率双重各向异性的双重孔隙介质应力与渗流耦合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经适当简化,得到了本文计算所用的横向各向同性双重孔隙介质流体流固耦合理论模型。所建立模型可以简化为单重孔隙流固耦合模型,证明了所建模型与单重孔隙流固耦合模型在概念上的一致性。 四、利用有限差分、点中心网格剖分方法将双重孔隙介质地层应力与渗流耦合的理论模型进行离散,采用数值稳定较好的隐式迭代方法,对流、固两部分迭代求解。算例对比结果显示,数值模型算法合理,程序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五、对一典型裂缝性油藏开采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孔隙压力还是裂隙压力,在考虑流固耦合的情况下比不考虑流固耦合时压力下降得慢;考虑各向异性比不考虑各向异性时压力下降得也慢。耦合模型的计算产量可能比非耦合模型预测产量低得多,这主要是应变导致的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变化引起的。而考虑各向异性时的计算产量可能比各向同性时预测产量低,这是因为考虑各向异性时,使得平均渗透率有所降低。这些结果与生产实际中的现象相吻合。这表明各向异性双重孔隙介质地层应力与渗流耦合理论模型能够更合理地解释裂缝性油藏生产过程中的压力和产量的变化特性。因此,对于裂缝性储层,应该考虑骨架力学性质各向异性的影响,应对油藏的流固耦合效应进行分析,以更科学地制定裂缝性油藏开采方案。
其他文献
随着石油钻井技术的飞速发展,MWD、LWD、FEWD、井下工程参数实时测量、随钻录井等技术日臻完善并广泛应用,获得了种类全、数量多的随钻信息。利用这些随钻信息评测地层岩石力学
随着地层情况日益复杂,新型钻井技术的不断涌现,提高油气井的固井质量成为目前固井工程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提高油井寿命、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提高固井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优
本文针对大庆油田采油八厂昌德气田的部分气井含有CO2,一般含量属于中等偏低,但由于气井压力高,CO2的分压较高,腐蚀问题严重,基于此,在国内CO2腐蚀防护技术调研和室内实验的基础上,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被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数
适度出砂可以认为是扩大实际许可出砂量安全极限的综合协调技术。采用该方法,避免或推迟了先前过于保守的防砂方法所需要的费用支出,同时,由于不断的井眼净化,也提高了油井产能。
高速切削加工是一种比常规切削速度高出5~10倍的速度来进行切削加工的一种先进工艺,是现代四大先进制造技术之一。高速机床不仅是实现高速加工的前提条件,并且高速电主轴单元还
中原油田办公信息系统应用研究项目通过对中原油田现行办公运行体系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对中原油田办公业务流程进行了技术描述,按照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厅的“中国石化办
学位
科技员工激励机制的优化和不断完善,对于提高企业科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科技实力和竞争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本论文旨在从国有企业的本质特征出发,以现代管理
学位
本文研究了海上天然气藏测试技术。  海上天然气藏测试面临的主要危险是井口的高压及天然气经油嘴节流后可能形成水合物堵塞地面试油流程。通过采用井下节流技术、双油嘴节
储采比反映了油气产量保证程度,是石油工业内部一个重要的比例关系。储采比过大,会导致资金以储量存在的形式积压;过小,产量保证程度低。根据我国现有油藏类型的划分标准,以我国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