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的入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世界旅游组织最近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第四大旅游资源国。而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国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成效,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至关重要。因此,对旅游宣传文本汉英翻译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我国是个迫切的任务,具备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旅游文本翻译从属于应用翻译,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我国的传统译论偏重文学体裁的翻译而对应用翻译这一领域缺乏应有的重视。由于应用翻译功能性和目的性突出,西方译论中的功能翻译理论是寻求指导应用翻译有效途径和方法的突破口。通过回顾这些年来应用翻译在国外的研究成果以及旅游文本汉英翻译研究在国内的发展,作者发现这个领域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在选择翻译策略和技巧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给旅游翻译带来的翻译障碍,从而忽略了游客的心理、需求、文化背景、对文本的接受能力等。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强调旅游文本汉英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试图通过对旅游文本翻译中所涉及的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以及对文化差异可能引起的翻译障碍的分析,探讨处理旅游文本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及具体的翻译技巧。
由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说可知,旅游文本既是信息型文本,将旅游景点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又是呼唤型文本,引起读者的兴趣,唤起他们去行动。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主流。翻译目的论者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旅游文本汉英翻译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满足游客对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需求,另一是宣传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因此,旅游文本翻译应遵守以旅游者为取向和以中国文化为取向的原则。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自认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在源语与译语语言文化差异太大的情况下,译者应改变形式而保持原作内容,使原文读者和译文文本读者对所接受的信息作出基本一致的反应。
旅游资源总是与各种社会文化联系在一起,因此旅游文本是渗透各类文化的复合文本。作为文化传播和沟通的桥梁,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这就意味着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论述了在旅游文本翻译中所涉及的四类中西文化差异,包括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宗教信仰、社会习俗、思维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文化差异在词汇和文体层面所引起的翻译难点或障碍。用于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包括异化和归化,前者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后者则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和译语文本读者等因素。基于对旅游翻译目的及其现状的分析,作者认为旅游文本翻译应以归化策略为主要翻译原则,并提出了服务于归化翻译策略且常用于旅游文本翻译的四种翻译策略:增译,省译,类比,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