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关数据资料显示,青少年的偏差行为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社会控制理论与差异交往理论建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父母、教师及同伴群体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影响及其程度,以探究重要他人的行为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利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处理与基本统计描述分析。研究中获得有效样本9449个,其中男性占52.2%,女性占47.8%,且平均年龄为14.55岁,标准差为0.71。本研究通过AMOS21.0分析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父母监管的情况、教师监管的情况、同伴群体的偏差行为情况共三个维度进行检测,分析重要他人的行为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作用。测量模型结果显示,标准化的因子载荷值的范围在0.587-0.915之间,模型具有较好的适配性(χ2=258.748,df=24,p<.001;CFI=0.992;RMSEA=0.032)。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的结果为χ2=4479.476,(df=114),p<.001;RMSEA=0.06;GIF=0.941,模型拟合度可以被接受,其中重要他人的行为对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影响的解释度是22.7%。控制相关的变量后,分析结果分别验证了研究假设,证明了重要他人行为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重要的影响。数据结果分别显示父母监管与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呈负相关关系(β=-.146,p<.001),说明父母监管程度越高,青少年的偏差行为水平越低。同时教师监管与青少年的偏差行为之间也是负相关关系(β=-.0.85,p<.001),表明教师监管程度越高,青少年的偏差行为水平越低。此外,同伴群体的偏差行为与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β=.387,p<.001),表示同伴群体的偏差行为水平越高,青少年的偏差行为水平也会越高。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理论层面,本研究证明了西方社会控制理论与差异交往理论的在中国的适用性,理论模型阐释了重要他人对青少年的偏差行为的重要作用,可以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丰富了国内实证研究成果。实践意义而言,研究结果为社会法律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充分重视重要他人在青少年行为发展中的地位,促进循证社会工作的发展,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实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