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小型化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天线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asear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向着低损耗、小型化、集成化的趋势发展。射频前端的器件,诸如天线、滤波器等也朝着小型化、轻量化方面飞速发展。一方面,天线和滤波器作为射频前端两个不可或缺的器件,通常是独立设计然后再进行级联,而这会导致占用空间大,并且由于互连引入的额外插入损耗会降低系统性能。滤波天线是将天线和滤波器的功能集成到一个单器件上,使单个器件在工作频带内具有天线的辐射性能,同时使在工作频带外的辐射能被有效抑制。另一方面,基片集成波导(SIW)技术具有高Q值、低损耗、高功率容量以及易于与平面电路集成等优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天线、滤波器和双工器的设计中。结合SIW技术在集成化设计上的优势以及SIW结构具备的优点,基于SIW技术的滤波天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面向应用于空间受限的无线通信平台背景,围绕基于SIW技术的高性能、小型化滤波天线,开展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SIW线极化、圆极化、双工和双频滤波天线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单个矩形槽加载的线极化SIW滤波天线设计思路以及相关参数的提取方法。基于单个矩形槽加载的线极化SIW滤波天线模型,利用两对互相垂直的矩形槽替换单个矩形槽,并在辐射腔体引入一对金属扰动柱实现右旋圆极化和左旋圆极化SIW滤波天线,右旋和左旋圆极化的仿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10dB阻抗带宽为2.4%,轴比带宽为0.5%。通带最大增益为7.1dBic。最后提出了利用互补裂口环谐振器(CSRR)加载的方法来拓展SIW滤波天线的阻抗带宽,实验结果表明,该天线-10dB阻抗带宽为6.3%,通带最大增益为6.73dBi,天线整体体积为0.0115λ03。(2)提出了利用寄生贴片加载的方式来实现高性能小型化半模SIW滤波天线设计方法。利用半模基片集成波导(HMSIW)技术在小型化方面的优势,将HMSIW结构与寄生贴片相结合以构建具有多路径耦合的拓扑结构,并且通过金属短路柱加载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天线的带外选择性,成功实现了具有辐射零点的高性能小型化线极化HMSIW滤波天线。实验数据显示,天线剖面高度为0.015λ0,整体体积为0.005λ03,-10dB阻抗带宽为5.1%,通带最大增益为6.3dBi,带外抑制水平超过15dB。基于线极化HMSIW滤波天线的设计,对寄生贴片进行切角实现了右旋圆极化和左旋圆极化HMSIW滤波天线,两种圆极化状态,天线-10dB阻抗带宽均为6.9%,轴比带宽为0.8%,通带最大增益为7.1dBic。(3)提出了SIW双模腔体与HMSIW辐射器协同工作的小型化SIW双频/双工滤波天线设计方法。一方面,将工作在基模和高次模的SIW双模腔体与HMSIW结构的辐射器相结合实现了小型化SIW双频滤波天线的设计。实验数据显示,天线的剖面高度为0.02λ0,横向尺寸为0.4λ02,低频和高频通带的-10dB阻抗带宽分别为2.1%和4.1%,通带最大增益分别为4.9dBi和5.38dBi。另一方面,根据SIW腔体中两个正交模式电场分布的特点,通过设计两个端口的馈电位置和金属耦合柱的耦合位置达到共用馈电腔体的目的,并且两个馈电端口之间具有良好的端口隔离度,然后将工作在正交模式的SIW腔体与HMSIW辐射器结合,利用滤波器综合设计原理来实现高性能小型化SIW双工滤波天线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天线在低频和高频两个通道的-10dB阻抗带宽分别为3.2%和3.9%,通带最大增益分别为4.36dBi和4.83dBi,天线增益曲线具有良好的频率选择和带外抑制特性,低频通道的端口隔离度大于25dB,高频通道的端口隔离度大于23dB。
其他文献
背景:在非综合征型和综合征型先天缺牙中,涉及牙齿发育的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与大多数病因明确的综合征型先天缺牙相比,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的致病基因尚未完全确定。迄今为止,已报道的与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有关的基因有PAX9、MSX1、EDA、AXIN2、WNT1 OA、EDAR、KDF1、GREM2、LRP6和WNT10B等。EDA/EDAR/NF-κB通路是正常胚胎发育,特别是牙齿、毛发、皮肤和其他外
随着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通过并网逆变器连接到电网,并网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交互稳定性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以提高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为目标,深入研究了由逆变器控制系统非线性造成的双频耦合机理以及由硬件参数和电网参数不平衡造成的多频耦合机理,并且建立了逆变并网系统的频率耦合阻抗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弱电网情况下系统短路比低、本地谐波源多的典型问题,提出了阻抗幅值重塑方法
当地下硐室、巷道等处于高应力开挖环境时,外部异源扰动会改变岩石所处的应力场情况,从而引发岩石的大变形、大位移,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失稳破坏、岩爆等工程灾害。但是,已有的研究通常不考虑机械破岩振动、远源爆破振动、重型机械振动等频率较低的扰动对高应力条件下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而实际上,低频振动引起的循环微扰动作用诱发高应力条件下岩石损伤及破坏的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研究循环微扰动诱发
钒钛磁铁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是钒、钛元素的主要载体,由于铁、钛紧密共生,钒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钛磁铁矿中,铁与钒、钛无法通过选矿的方法进行分离。目前,高炉流程因其处理能力大、成本相对较低而成为处理钒钛磁铁矿的主流工艺,但仍然存在高炉渣中TiO2难以利用的问题。鉴于钛的碳化/氮化物可以较低温度下发生氯化反应,本文提出以钒钛磁铁精矿为原料,采用内配碳的方式对精矿进行还原和碳/氮化,继而通过磁选获
最近几年随着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开发,极大拓宽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谱利用范围,使得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大幅提高,达到目前的18.2%。然而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由于无法直接与电极实现欧姆接触,需要使用界面材料来对电极进行修饰以提高对电荷的提取效率,进而提高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因此对界面材料自身性能的改性和提高界面与活性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而对界面进行改性的基础在
微合金钢由于其兼具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焊接性能而成为一种多用途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桥梁、舰船等基础行业。这类钢主要通过细晶强化和Nb(C,N)、V(C,N)等微合金碳化物/碳氮化物沉淀强化获得良好的强韧性。以超快速冷却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 TMCP(Thermo 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TMCP)可有效实现再结晶行为、相变行为和纳米碳化物析出行为的精确控制。为充
针对含碳酸盐铁矿石“分步浮选”中微细粒菱铁矿与赤铁矿和石英颗粒之间的异相团聚问题,提出微细粒菱铁矿的选择性絮凝浮选,研究分散剂和絮凝剂对絮凝浮选选择性的调控和强化,以期在正浮选阶段最大限度回收菱铁矿,提高“分步浮选”中铁回收率,并降低或消除微细粒菱铁矿对后续反浮选的不利影响。分散是提高絮凝选择性、实现良好选择性絮凝的前提。通过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的分散试验,研究了矿浆条件对矿浆中矿物颗粒分散和团聚行
锑掺杂二氧化锡(SbxSn1-xO2)导电粉包覆在TiO2基体表面可制备TiO2@SbxSn1-xO2浅色复合导电材料。TiO2@SbxSn1-xO2复合导电材料颜色较浅,可吸收紫外光,既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又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及高温使用性能,可作为导电填料应用于制备各种颜色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如电磁屏蔽及抗静电材料、显示器的防辐射及抗静电涂层材料、气敏元件、红外吸收隔热材料和电极材料等。然而,由于导
高铬铸铁作为被广泛应用的耐磨材料,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等优点。但由于高铬铸铁中Cr含量较高,组织中碳化物体积分数较大,导致了其明显的脆性特征。目前,通过堆焊、复合铸造等技术手段将韧塑性良好的普通碳钢或低合金钢与高铬铸铁相复合,获得了韧性良好的耐磨材料,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结合力差、表面开裂等。本文通过不同工艺制备了高铬铸铁/低碳钢复合材料,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合性能,并通过合金化和热
离子交换聚合体金属合成物(Ion-exchange Polymer-Metal Composites简称IPMC)是一类离子型电致形变智能材料(EAP),其性能类似于生物肌肉,故称之为人工肌肉,近几年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IPMC质量轻、柔韧性好,可切割成任意大小和形状,可以工作在潮湿的环境中,施加较低的电压可产生较大的位移;同时,对IPMC施加机械激励使其发生弯曲变形,便能产生微弱的感知电荷。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