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关联是影响核结构性质的重要机制之一。本论文中,首先基于相对论的Hartree-Bogoliubov和Hartree-Fock-Bogoliubov理论,选取有限程的Gogny对力D1S,系统性地研究了反映核子间对关联效应的奇偶质量差。研究表明,两个理论模型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描述C, O, Ca, Ni, Zr, Sn, Ce,Gd和Pb同位素链的中子奇偶质量差,以及N=50和82同中子数链的质子奇偶质量差。然而理论结果与相应的实验数据仍然存在系统偏差,即:Gogny对力D1S分别高估和低估了轻核区和重核区的奇偶质量差。通过拟合不同核区同位素链和同中子数链的奇偶质量差,我们对Gogny对力D1S做了微调,用以更好地在相对论框架下描述原子核的对关联效应。此外,研究还发现对关联效应不仅依赖于对力的选取,而且还与平均场所给出的能级结构密切相关,其中含ρ-介子张量耦合的有效相互作用PKA1给出了与实验符合最好的结果。最后,Sn同位素相关能级占有数的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也证明了这一点。近几十年来随着全世界范围内放射性核素装置的快速发展,对奇特核结构性质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丰中子区原子核的壳结构演化中所出现的一些新奇现象成为了现代核物理的研究热点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末Bernas等人提出68Ni的双幻性质以来,丰中子区N=40壳结构的演化问题吸引了实验和理论核物理学家的极大兴趣。作为论文的第二部分工作,我们首次给出了丰中子区N=40壳结构演化中张量力所起的作用。研究是基于包含了张量力的非相对论的Skyrme-Hartree-Fock-Bogoliubov理论和包含了π-介子和ρ-介子张量耦合的相对论Hartree-Fock-Bogoliubov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张量力在丰中子区N=40壳结构的演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考虑了张量力之后,两个理论都给出了相同的演化趋势,即:N=40壳随中子丰度的增加而减弱,并且都与β衰变实验的趋势定性一致。而如果不考虑张量力的话,两个理论则都给出了与实验结果相反的趋势。最后,通过对整个核素图上近一千个偶偶核的结合能、双中子分离能以及电荷半径的系统性研究,给出了相对论Hartree-Fock-Bogoliubov理论中交换项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