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呈年轻化的趋势。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1N)及宫颈癌的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宫颈病变年轻化的趋势及我国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宫颈锥切术在CIN及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性中的应用逐渐广泛。但仍有部分患者在宫颈锥切后需再次手术,包括再次锥切和子宫切除。同时,部分患者即使不具备二次手术的指征,因癌症恐惧或其他原因要求再次手术;然而部分患者,即使没有生育要求也要求保留子宫。本课题旨在分析宫颈锥切术后接受二次手术病例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对比宫颈活检、锥切及再次手术的病理结果,分析锥切术后病灶残留情况,探讨锥切术后病灶残余的预测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宫颈锥切术后3个月内接受再次手术的住院病人。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结果,包括:姓名,住院号,年龄,电话,家庭地址,就诊原因,孕产史,是否绝经,妇科合并症,宫颈细胞学检查,术前HPV检查,活检的时间、地点、活检点的数目、宫颈管搔刮及活检病理结果,阴道镜检查,病理会诊意见,锥切时间、方式及锥切病理诊断,宫颈癌的分期,二次手术的时间、手术路径、手术名称,二次后病理结果,淋巴结情况,术后辅助治疗。所有的诊断均根据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以活检、锥切或二次手术最重的病理结果为最终诊断。宫颈癌分期按照2014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重新进行分期。结果:有170例病例符合本课题的纳入标准,共有55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占32.4%;72例FIGO分期IA期宫颈鳞状细胞癌,占42.4%;28例FIGO分期IB期宫颈鳞癌,占16.5%;15例宫颈腺上皮肿瘤,占8.8%,其中包括5例原位腺癌AIS和10例Ⅰ期浸润腺癌。(1)55例HSIL病例:有2例接受再次锥切,53例接受了全子宫切除术。53例子宫全切患者中37.7%(20/53)因切缘阳性或病灶紧邻切缘,13.2%(7/53)因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30.2%(16/53)因绝经或年龄较大或随访不便,2例术后ECC示颈管CIN,4例因锥切的深层组织HSIL或可疑浸润,另有4例无手术指征,但患者因“恐癌”强烈要求切除子宫。再次手术宫颈标本中高级别CIN的残留率为31%(17/55)。(2)72例接受二次手术的认期宫颈鳞状细胞癌病例:锥切术前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为62.5%(45/72)为HSIL,27.8%(20/72)为HSIL可疑浸润,仅7例活检诊断为HSIL伴微小浸润。二次术后病理结果:63.9%(46/72)为宫颈炎,6.9%(5/72)例为LSIL,13.9%(10/72)为HSIL,15.3%(11/72)为浸润癌。锥切术后宫颈病灶(HSIL及浸润癌)残留率为29.2%(21/72)。锥切病理为多灶性肿瘤浸润病例术后病灶残留率为52.9%(9/17),高于局灶性肿瘤浸润病例的病灶残留率21.8%(1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28例IB期宫颈鳞癌:最终病理诊断为25例IB1期,3例IB2期。锥切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结果16例为HSIL,9例HSIL不排除浸润,3例宫颈癌。二次手术病理结果显示,60.7%(17/28)宫颈标本残留HSIL或宫颈癌,39.3%(11/28)为急慢性宫颈炎。42.9%(12/28)伴有LVSI,21.5%(6/28)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4)5例AIS中仅1例残留为HSIL,4例为炎症;10例宫颈腺癌中,4例残留病灶为腺癌,1例残留为AIS,5例为炎症。结论:(1) 阴道镜引导下宫颈活检有漏诊宫颈癌的风险,并不能代替诊断性宫颈锥切术。(2)宫颈锥切标本切缘阴性不能保证无肿瘤残留,仍有一定的比例存在病灶残留。(3)多灶性肿瘤浸润是宫颈锥切术后病灶残留的预测因素。(4)宫颈锥切术后是否需要再次手术,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锥切病理结果、随访条件等综合考虑,作出个体化的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