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构型主要包括集中式驱动和分布式驱动两种。分布式驱动系统可以通过独立调节各驱动轮转矩实现整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但同轴驱动轮之间缺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构型主要包括集中式驱动和分布式驱动两种。分布式驱动系统可以通过独立调节各驱动轮转矩实现整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但同轴驱动轮之间缺乏转矩自平衡机制,一旦一侧驱动系统发生故障,车辆很容易发生跑偏等失稳现象;集中式驱动系统通过差速器进行同轴车轮驱动力矩的大致平均分配,并通过多挡变速来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但要想实现驱动防滑和稳定性控制功能必须添加辅助控制装置。本文以一种既能实现集中式驱动又能实现分布式驱动且具有两挡变速功能的电动汽车双模耦合驱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模式切换机理,提出相应控制方法,实现驱动模式的快速平滑切换。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并验证电动汽车双模耦合驱动系统模型。系统模型主要包括同步器模型,变模执行机构模型,以齿轮接触模型为基础的传动系统扭振模型。扭振模型主要考虑齿轮之间的阻尼和刚度,包括集中式驱动系统与分布式驱动系统的齿轮接触模型;验证传动模型及变模执行机构模型可以正确反映其动力学特性。(2)建立并验证驱动电机调速及扭矩管理控制模型。根据电动汽车双模耦合驱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模式切换动力学特点,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建立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调速模型和扭矩管理模型;验证其可以满足双模耦合驱动系统要求。(3)建立基于双电机主动调速机制的机电协同控制策略。协同控制策略包括双电机调速策略、扭矩管理控制策略和变模执行机构控制策略。为提高模式切换品质,以变模驱动电机为控制对象,拟合了模式切换的最优控制曲线,并建立预测函数控制器。完成控制效果仿真验证。根据系统仿真结果,提出在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之间添加扭转减震器的设想,并通过仿真验证扭振减震器具有提高变模品质的功能。(4)对电动汽车双模耦合驱动系统进行样件试制。通过台架试验模拟整车模式切换工况,验证驱动系统样件可行性;改制试验样车,整车试验验证电动汽车双模耦合驱动系统理论正确性及控制策略可行性。
其他文献
人脸及其关键点检测技术作为人脸识别、年龄估计等人脸分析任务之前的重要步骤,一直以来都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人脸检测是在图像中定位人脸的位置并确定其大小,人脸关键点检测是进一步对人脸区域内具有语义特征的关键位置进行定位,两个任务的检测速度和精度都会影响整个人脸分析系统的性能。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人脸及其关键点检测技术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但目前的大多数算法致力于通过改进网络结构来提高
<正> 我是1985年初从教育部门调入景德镇市审计局工作的。十八年来,我参加审计过工交系统、财金系统、行文系统中的许多单位,有许多难忘的审计工作经历和往事。而在我脑海中
<正>厉以宁先生的著作《资本主义的起源》,从比较经济史的角度尝试阐述资本主义是如何起源的,表达了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思想,对于解放思想、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有着积极的作用,
生物途径合成的甘油三酯(TAG)是重要的生物能源前体。酰基-酰基载体蛋白(acyl-ACP)作为其合成途径中的重要底物,与甘油三磷酸(G-3-P)在甘油三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的催化下生成的溶血磷脂酸(LPA)是TAG合成路径中第一个反应,对于TAG的合成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对于acyl-ACP与GPAT的反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ACP作为acyl-ACP底物的部分参与到GPAT催化酰基转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筛选和鉴定产抗菌肽菌株、优化发酵条件以提高抗菌肽的活性并探讨粗抗菌肽的生物学特性。从不同地区采集的156个土壤样品中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得到一高产菌
目的:分析和比较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胸部HRCT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探讨两组患者各自的特征,为二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其处理质量是涉及社会和民生、亟待解决的重大工程问题,而面向系统与全局观念的处理模式则是问题解决的瓶颈。论文立足于垃圾系统处理综合效能最优——处
相较于传统的永磁电机(PM machines),高速永磁电机(HSPM machines)体积更小、效率更高、功率密度更高。随着材料、加工工艺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电机的转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正>在我国中学课程体系中,政治课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相关课程的核心价值。与一般学校德育工作不同,政治课既具有学科课程的特点,但又与一般学科课程不同,具有独特的课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