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能力显著增强,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参与旅游活动的欲望与日俱增。“黄金周”、“小长假”、“带薪休假”等国家旅游政策的施行为出游欲望变成现实提供了更多可能。作为旅游吸引力中最为传统和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引领着旅游热潮的掀起,既充分体现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形象,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截至2014年12月底,国家旅游局共确定了186家国家5A级旅游区,这些景区或多或少影响着所关联旅游城市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促成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旅游经济产业链的形成,这种影响程度随着相对空间距离的减少呈逐渐上升趋势。本论文在对旅游城市和与其主要关联的旅游景区空间关系的基本形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研究处于空间零距离的旅游景区和旅游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演变历程、特征特点、优势劣势、发展前景等。指出景区作为城市自然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布局、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品牌特色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论文选择笔者工作单位所在的“蓬莱阁-蓬莱市”为实证地区开展研究。蓬莱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一方美丽富饶、和谐文明的土地;是一座科学发展、宜居宜业的城市,更是驰名中外的人间仙境。雄踞于蓬莱城北丹崖山上的蓬莱阁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禀赋,进而使蓬莱形成以蓬莱阁景区为旅游业龙头,辐射带动城市各产业大发展,从而促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全面优化,叫响“人间仙境”这一城市品牌。对这一成功案例深入剖析后,以景区内部自身优化及外部与城市各要素协调发展为切入点,提出在该空间关系下的“景区-城市”共生发展模式,总结出协调城景共生的途径,找到这一模式下旅游景区与旅游城市的和谐发展之路,以引导城市健康、合理、有序发展。更能进一步丰富“景区-城市”空间理论体系,为合理利用景区旅游资源,规划未来城市发展方向,提升城市在国内外影响力和美誉度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