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精确计算幕上原发性脑出血的血肿体积,比较软通道穿刺、小骨窗锁孔与保守治疗三种方式对临界血肿量患者的疗效优劣,为基底节区临界血肿量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2)探讨血肿异质性对幕上基底节区原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诊并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通过3DSlicer软件计算颅内血肿体积,选择幕上临界状态脑出血患者,即血肿量介于25ml至35ml之间,共纳入21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及微侵袭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组110例,微侵袭手术治疗包括软通道穿刺组54例,小骨窗锁孔组54例,利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量表)评价各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采用SPSS20.0及R语言进行统计学处理。(2)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诊并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24小时后复查颅脑CT,根据血肿扩大分为两组,其中血肿扩大组44例,血肿无扩大组164例。利用血肿CT值的标准差(CTSD)及血肿形态的不规则比值(IR)来反应血肿的异质性,分析血肿异质性与血肿扩大的关系,并以此建立血肿扩大的评分模型。结果:(1)“2/3Sh标准法”测得血肿的平均体积为35.75±12.73ml,多田公式法为36.77±13.01ml,3DSlicer软件法为34.99±13.48ml,三种方法对规则血肿的测量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不规则血肿的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对于不规则血肿,多田公式法和3DSlicer软件法测量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2 ml、1.5ml,平均误差率分别为14.32%、5.88%,3DSlicer软件法的误差率更小,且二者误差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5)。(2)原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21.15%,血肿扩大组首诊血肿体积为21.85±8.40ml,体积增加量为15.26±10.64ml,未扩大组的首诊血肿体积为25.29±11.64ml,体积增加量为4.03±5.70ml,两组患者首诊血肿体积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扩大组的CT值标准差(CTSD)为12.86±2.15,未扩大组的CTSD为9.07±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肿扩大组的不规则比值(IR)为2.70±0.51,未扩大组的IR为1.50±0.33,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图显示当不规则比值IR≥2.0,CT值的标准差≥10.85时血肿的异质性增高,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增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原因(OR=4.585,95%CI1.271-16.541,P=0.020)、入院时GCS评分(OR=0.116,95%CI0.019-0.729,P=0.022)、CTSD(OR=0.034,95%CI 0.008-0.141,P<0.001)及IR(OR=0.030,95%CI 0.007-0.139,P<0.001)四个因素与血肿扩大有密切相关性(P<0.05),并依此建立评分系统,根据ROC结果,当评分系统显示当分值≥10分时,发生血肿扩大的可能性明显增高。(3)两手术组患者中,软通道穿刺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小骨窗锁孔组(P<0.05)。小骨窗锁孔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时间及脑组织水肿消退时间明显低于软通道穿刺组(P<0.05)。(4)保守治疗组约19.09%的患者发生血肿扩大,微侵袭手术组约3.70%的患者发生再出血事件,保守治疗组发生血肿扩大及因此病情进展导致死亡的比率更高(P<0.01)。软通道穿刺组患者的并发症高于小骨窗锁孔组(P<0.05),保守治疗组患者与微侵袭手术组患者的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异,但微侵袭手术组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较保守治疗略有优势(P=0.036)。微侵袭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与保守治疗相比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血肿分型、治疗方式、并发症等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1)利用3DSlicer软件进行血肿三维成像,可精确计算血肿体积与表面积,重建血肿的空间位置及形态特征,术前模拟进行手术设计,并可通过手机软件实现增强现实技术辅助进行术前体表定位。(2)通过个性化的成像处理,首次通过血肿的密度不均质性及形态的不规则度量化了血肿异质性,从而发现血肿扩大的预警因素。当CT值的标准差≥10.85时,不规则比值≥2.0时,评分系统显示当分值≥10分时,血肿的异质性越大,发生血肿扩大的概率则越高。(3)微侵袭手术可尽快清除血肿,缩短血肿吸收和脑组织水肿时间,有效减轻物理性及化学性损伤,在近期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微侵袭手术组有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