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政府重塑运动蓬勃兴起,在这些国家,传统的行政模式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而作为新公共管理主义重要手段的绩效评估理论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政府部门,成为评价和改进政府绩效的管理实用工具。尽管人们意识到绩效的改进和评价在公共管理的实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仍然显得相对薄弱。在二十多年的实践中,绩效评估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评估方法日趋完善、取得的效果也日臻显著,但仍然存在着很多困难和不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以及政府行政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绩效评估经验引起了国内政府部门以及行政学界的关注,例如,早期的烟台市政府在建委试行“社会服务承诺制”、河北省委实施的干部实绩考核制度,以及近年来的厦门市思明区和甘肃省政府绩效评价活动等。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绩效评估的实施和推广更多着眼于省、市政府的层面,对乡镇政府的绩效评估,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鲜有涉及。本文将运用行政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我国省、市级政府实施绩效评估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实地调研所获资料的基础上,从技术、制度、经济、人员以及价值取向等角度分析乡镇政府实施绩效评估的障碍因素以及目前实施中存在的误区。并试图依据对乡镇政府职能的界定,运用平衡计分卡法的原理,在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提出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针对我国乡镇政府实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当然,即使有了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乡镇政府绩效评估的实施仍然存在很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实施环境不利、评估主体构建困难、实施程序混乱、评估方法不当以及被评对象的抵制等方面。对此,本文也将尝试提出解决困难的相应对策并对乡镇政府有效实施绩效评估的前景有所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