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3D打印逐渐肩负起中国制造业转型的重大使命。在3D打印领域,译介西方国家3D打印案例的需求与日俱增。3D打印案例翻译属于科技翻译范畴,在中西科技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国内从业者借鉴前沿技术,推动国内制造业转型。本文是一篇有关科技类文本汉译英的翻译实践报告,选取的材料来源于Stratasys公司《3D打印案例研究》中的20余篇案例。科技文本旨在传播科学技术,用以解决理论或生产实际问题。笔者选取的翻译材料属于科技翻译范畴,原文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作为技术类文本,原文中有大量3D打印领域的专业术语。第二,原文本句式严整,多用长句、复杂句,多采用被动句、名词化结构和非谓语结构。第三,原文本也使用人性化、幽默化的语言,运用典故、拟人等修辞手法,构成文化负载词。原文本语言生动形象,属于通俗科技文本。原文本的以上特征要求笔者在翻译时以严谨准确为原则,力争用自然流畅的语言传达原文信息。因此,笔者决定采用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的对等理论来指导此次翻译实践。笔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要结合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原则,适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首先,原文本包含众多专业术语,笔者翻译时以原文本为基础,尽可能保留原文文字信息和语言形式。其次,功能对等翻译旨在达到自然顺畅的表达。原文多用名词化结构、非谓语结构、被动句式。翻译时笔者尽量避免翻译腔,确保译文通俗易懂。最后,功能对等要求译者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接受度考虑在内。笔者翻译的目的在于向国内3D打印行业业内人士译介西方先进技术,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同时向业外人士宣传3D打印的实际生产用途,挖掘潜在合作客户。因此笔者在翻译时兼顾3D打印行业业内人士与业外人士的接受度,在保证译文专业准确的基础上,力求使译文自然流畅。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翻译任务介绍,主要概述此次翻译任务的意义以及翻译文本特征。第二章是翻译过程描述,简述翻译的具体过程和翻译的理论依据。第三章是翻译案例分析,笔者将通过列举翻译实例,分析如何在对等理论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及技巧,实现忠实顺畅的译文。第四章是翻译实践总结,主要总结此次翻译实践中的收获与反思,以期对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些许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