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能源国际合作:从双边到多边的发展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一九九三年中国成为石油纯进口国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对外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已就此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他们大多从中国能源供需现状出发,或预测中国能源需求增长对世界的影响,或为实现中国能源安全提供对策。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能源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和平崛起”之路的平坦与坎坷;同时,中国的能源国际合作的成长与冷战后中国外交的转型在时间上也存在着联系,因此,从中国外交转型角度检视中国国际能源合作的不同模式及其有效性,以利于采用更好的模式来实现中国的能源安全,也就具有了积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文认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推动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员使国际社会事实上成为中国发展的空间,也正是在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中国从这个空间获得了其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源、技术、资本。因此,中国对外战略的模式从根本上说,必须是也必然是以合作为取向的。以合作为取向的对外战略在中国的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中,既体现于双边外交的实践中,在不断成熟的多边外交中也有表现。能源合作作为中国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问题领域,从总体上说,也经历了一个由双边合作为主转向双边与多边相结合的转变过程,中国能源国际合作模式的这种转型与中国对外战略模式的转型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性。 第一部分论述中国开展国际能源合作是中国发展的需要; 第二部分论述中国国际能源合作双边模式及其有效性; 第三部分论述中国国际能源合作多边模式及其成长。
其他文献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对抗性关系是宪政研究必须要正视并处理的问题。自近代宪法出现后,关于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讨论已相当多,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
结合了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锁定和合伙企业的灵活性,有限责任公司制度风靡了全球,也深得在中国从商人士们的喜爱。但这种经济形式也有着天生的憾缺——其天生孕育着有限责任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给法学带了新的发展契机,正如朱苏力先生所说“1973年一部《法律经济分析》,给整个法律界带来了一场‘革命’”,经济分析方法强大的解释力,使我们得以看清楚很多
本文对公务员抵抗制度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公务员是行政权行使的最终载体,其依法行政的水平是衡量行政法治程度的标准。赋予公务员抵抗权,就是让其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深刻
本文立足于“文艺育德”思想视阈,研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介绍与本文相近领域的相关文献,阐明论文的思路、研究方法。接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