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产业结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在各产业间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提高产业结构效益和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演进始终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工业是三次产业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工业结构的转换升级直接影响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学界目前基于县域单元工业结构变动的相关研究仍较少,因此本文选取青岛市及各所属区、市为研究案例,对其近十余年来的工业结构变动进行研究。就青岛工业结构变动特征的探讨总结,对于促进青岛工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及青岛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青岛市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变动的总体趋势入手,发现青岛市产业结构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方向变动和演进;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逐步降低;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较快,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均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之后,文章切入对工业发展阶段的评价。结论表明青岛市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重工业化特征显现,但传统工业部门仍占据相当比重。青岛各所属区域单元间工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各区域单元之间工业结构相似程度较低。本文的重点在于对青岛及所属各单元在2000-2010年期间工业结构变动特征的总结。研究发现青岛市内四区传统工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逐步外迁转移;黄岛区是承接了更多市内四区产业转移最多的单元。城阳区则以设备制造业和食品轻纺工业为支柱。青岛所属5个县级市工业结构各具特色,以机械设备制造为代表的技术、资本密集型工业逐步兴起,形成和传统轻工部门共同支撑的工业结构。同时,青岛市郊工业优势显现。黄岛区以石油化工冶金为代表的重工业部门、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比例大幅提升;传统加工工业和轻纺工业的重心转移至周边县级市。黄岛作为市内四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区域工业竞争力最强,相对发展速度较快;城阳与周边县级市区域工业结构都较好,工业竞争力也较强。与之相反,市内四区与崂山工业竞争力明显下降;最后对各单元主导产业选择与培育提出了建议。文章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影响青岛市工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为收入水平、需求结构、投资因素、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和对外贸易。通过研究得出了各研究单元具有梯度优势的工业部门,并对优化调控青岛市及所属各单元工业结构、主导产业培育、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