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译论遮蔽了译者的主体性,强调译者的隐身,然而随着翻译的“文化转向”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翻译思想和翻译标准遭到了挑战和质疑,人们开始关注幕后的译者,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凸显。女性与翻译的类似地位及遭遇,使得翻译与女性主义的结合顺理成章。在翻译研究领域,女性主义翻译论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性别视角,拓宽了翻译研究理论。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考察了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作用。强调了译作与原作,译者与作者的同等地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创造性重写过程,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和另类忠实以及翻译应忠实于译者与作者共同参与的写作计划。 本文选取了两部经典的女性主义作品并对其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从翻译实践上考察女性主义译论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以及该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本文选取王安忆中篇小说《流逝》的中外译者的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试图找出中西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的细微差异。另外,本文分析比较了《呼啸山庄》的三个译本,意图揭示性别意识对译者主体性的凸显作用。对这部作品的分析本文侧重从对译者的采访以及译作的序方面挖掘性别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表明,译者的性别身份在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女性译者在对原作一些具有女性主义意识和色彩的有关语句和内容的理解与表达上更为准确到位。中西译者的主体性彰显在翻译过程中有一定差异,中国译者更温和,更倾向传统译论。本文作者希望对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研究,能够促进该理论的本土化,并能够有更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中国女性主义作品及其译者和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