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流域面源污染中溶解性有机碳的溶出特征及影响因素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uce_8_8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池流域土壤有机碳流失是导致滇池水质严重恶化的原因之一。在有机碳流失过程中,主要是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溶出造成面源污染。   本论文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静态实验和动态土柱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滇池流域DOC溶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模拟湖滨区域地下水定期涨落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DOC溶出的污染模拟推算。本论文探讨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治理的关键控制因素,最终为滇池面源污染提供参考数据和决策依据。   本论文通过土壤有机碳含量、平衡时间(溶出最大量时)、DOC溶出量、DOC溶出率(DOC的溶出量/土壤的有机碳)来研究DOC溶出特征。影响因素主要从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质地、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种植作物类型来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滇池流域土壤中有机碳含量主要处于中级(>11.60g/kg)以上水平,占了81.54%;其含量随着人类耕种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与土地利用方式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拆除区(22.67g/kg)、大棚(20.47g/kg)、坝平地(20.26g/kg)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坡地(15.85g/kg)和林地(15.65g/kg)。   (2)滇池流域DOC在1.5-2.5h达到平衡(最大溶出量),最大溶出量平均值311.43mg/kg,并随着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速度不大。最大溶出率平均值是19.40‰,与有机碳含量成反比;当有机碳含量到达高级(>17.40g/kg)以上时,不同土壤级别的溶出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3)影响DOC溶出的主要因素是土地利用方式,DOC溶出与土地利用方式有显著相关,根据方差分析显示,大棚与坡地之间形成了显著性差异,DOC的溶出与土壤质地和作物类型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地利用方式的管理是农业种植面源污染控制的关键。   (4)土柱实验模拟地下水污染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污染物解析分层现象明显DOC的溶出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随着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DOC溶出率的土层之间差异越来越小。静态实验和动态模拟实验得出的结果(DOC溶出量)有一定的差异,分析得出水的含量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水的含量越大,DOC的溶出量就越多,DOC的溶出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根据模拟实验结果推算,湖滨区土壤被浸泡一次时DOC的溶出量为22320--26212.5(kg/km2.a)。
其他文献
目前毛壳属Chaetomium内物种的界定主要仍基于形态特征,且大部分物种之间系统发育关系不明确。本文选择印度毛壳Chaetomium indicum与其形态相似种作为研究代表,结合形态观察、
微悬臂梁光致弯曲效应是指微悬臂梁在光束照射下,由于光生非平衡载流子的存在而导致的弯曲现象,已经在光子探测器和气体传感器中取得了一定应用。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光热等效应的
丙酮丁醇发酵曾经是仅次于乙醇发酵的第二大发酵产业。由于发酵过程产生的丁醇具有作为生物燃料的潜质,所以这一过程近年来得以复兴。丙酮丁醇梭菌发酵是典型的两阶段代谢,从产
当今3G无线通信技术日趋成熟,4G网络全面铺开,同轴型介质滤波器因其体积小,性能好成为目前急需的高端无源器件之一。应产品要求,这类器件向着体积缩小化,结构复杂化发展,而目前采用
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强烈影响着土壤养分及水分的维持能力,是调控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对生态系统碳固持能力具有深远影响。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养分供应不仅取决于S
激发效应是指根系、凋落物及根际微生物带来的活性碳输入引起土壤有机质加速或减慢分解的效应,它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周转的重要因素。解析土壤碳激发效应的大
随着用于现代大型建筑幕墙的镀膜玻璃的种类越来越多,镀膜玻璃的外观质量也越来越重要,为了保证镀膜玻璃外观质量,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对镀膜玻璃外观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只有符
本研究利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法对中亚热带不同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荷Schima superba和枫香Liquidambar fo
工作在高频波段的超视距雷达(Over-the-Horizon Radar,简称OTHR)与普通雷达不同,它利用电离层对高频信号的反射作用而进行目标探测。因此具有监视范围广,可以对抗反辐射导弹、隐身
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大气中CO2浓度持续上升。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浓度由280ppm增加到了2015年的399ppm。尽管这一问题已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