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限定小句在国内外一般分为现在分词小句、过去分词小句、不定式小句,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法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然而,很多语法书在提到非限定小句作附加语时,对小句以及其附加语属性未进一步阐述或描述不够全面。而且调查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书面写作中使用非限定小句,特别是-ing小句作附加语的使用频率远低于母语者。因此揭示我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存在的差异,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言特征,设计符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及编纂基于母语者标准写作示例的语法词典,对非限定小句作附加语的使用频率进行量化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取基于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以非限定小句(-ing小句)的附加语用法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万篇英语作文语料库(TECCL)和英美大学生作文语料库(LOCNESS)为数据来源,其中TECCL中学生库抽取的文本数以及字符数分别为2761和389634,TECCL大学生库抽取的则为1800和354663,LOCNESS抽取全部14个文本文件,字符数为326838。再以AntConc3.5.0,Tree Tagger以及Chi-square test为研究工具,并结合二语习得因素,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非限定小句(-ing小句)的附加语用法使用特征。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以及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之间在“非限定-ing小句”的附加语使用上有无差异?如果有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2)中国英语学习者“非限定小句(-ing小句)”的附加语使用特征背后的原因有哪些?(3)研究“非限定小句(-ing小句)”作附加语有什么教学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子库中的非限定小句(-ing小句)标准频数依次为108.6、132.0、160.4,其中高频动词的附加语用法使用频数依次为28、69、32,因此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中国中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在条件语义维度上“偏少使用”(卡方值为4.6,显著差异性为“-*”)、在原因语义维度上“过少使用”(12.5,“-***”),中国大学生相对于母语者在原因和伴随语义上“偏多使用”(4.1/3.9,“+*”),且根据数据,中学生比大学生少犯错误,而中国大学生比英美国家大学生过多犯错误(12.9,“+***”),但是在时间语义上,差异不显著。(2)中国英语学习者“非限定小句(-ing小句)”的附加语使用特征受多重因素影响,如L1迁移、L2输入、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和石化。因英汉差异,所以母语迁移导致了使用频数差异。此外,中学生使用taking表原因的非限定小句频数说明其L2输入不够。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越高,在“非限定小句(-ing小句)”的附加语用法上越接近母语者。但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水平增高并未使得语误频数有明显的降低,体现了学习者学习非限定小句过程中的石化现象。(3)教师应指导学生多应用现在分词的附加语语义用法,该用法是笔语写作中十分正式的书面语用法,且应基于真实的语料分析结果来指导教学。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学习者对非限定小句作附加语的认识,为学习者在写作中提供多样的句式示例,而且也对英语教学设计和语法词典编纂有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