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范围内的能源问题不仅包括日益加深的能源的供需矛盾与能源资源的可持续难题对于人类的存续发展所造成的巨大威胁,也包括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所引发的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对于能源保持着非常旺盛的需求。而伴随着“生产型社会”向“生活型社会”的转型,我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也在总能源消费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居民能源消费持续地快速递增,成为能源消耗的主要增长点,并仍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和空间。因此,关注我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问题对于我国的总体能源发展规划、节能减排战略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对于城市居民生活能源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和引导,一方面有利于减缓居民能源消费量增长、优化生活用能结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居民作为消费者的选择权引领生产领域的节能低碳趋势。目前我国针对居民节能行为以及节能消费激励政策的感知和作用效果方面的实证研究仍较为匮乏,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设定了三个研究目标:(1)首先立足于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背景,对于居民节能行为进行筛选、定义和分类,了解居民节能行为的实施情况和行为意向强度;(2)研究心理因素和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对于居民不同的节能行为的影响、并进行比较,分析不同节能行为实施人群的特征;(3)聚焦我国的节能产品消费激励政策,探究居民对于政策的感知,以及政策如何影响居民的消费选择行为意向。本文聚焦的居民节能行为包括三类:直接日常节能行为、间接日常节能行为和能效投资行为。针对以上研究目标,通过大量文献调研,我们构建了研究框架并于2012至2013年开展了两次问卷调查。首先是基于《城市居民节能行为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该研究调查了我国中部城市居民的直接日常节能行为、间接日常节能行为和能效投资行为意向,以及相关的心理因素、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并对我国实行的家用节能和新能源产品消费激励政策进行研究,考察其如何影响居民对于七类补贴产品的购买行为意向。特别的,七类补贴产品中新能源汽车较为特殊,其技术、价格、激励政策等多方面均与其他家用节能和新能源产品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随后开展了《新能源汽车购买行为调查问卷》研究,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首批推广城市合肥和上海的潜在消费者进行调查,研究了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对相关激励政策的感知,以及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动机以及行为意向等。基于上述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我们针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最终我们得到四组主要结论:(1)我国城市居民对于不同类型的节能行为的态度、行为动机以及相关的行为实施情况之间存在差异。直接日常节能行为在我国中部城市居民中实施状况普遍较好,较大比例的人群表示可以每次或多数情况下在日常生活用能中进行节约。相对而言,居民的间接日常节能行为,即日常消耗品购买行为的实施水平偏低。在能效投资行为方面,城市居民的能效投资行为意向水平很高。其中,居民各类家电的购买意愿相对接近,其中购买节能电冰箱的意愿最高;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向则显著偏低。多数居民表示会出于经济利益动机购买新能源汽车,而较少有居民会出于技术兴趣动机购买。优惠便利动机在被研究的五种动机中处于第二位,环境保护动机处于第三位,而社会规范动机处于第四位,表示在3年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居民仅占被调查者的10%-20%。(2)不同类型的节能行为受到的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日常间接的节能行为水平和能效投资行为意向都要显著高于男性。已婚人群的直接、间接日常节能行为以及能效投资行为意向均显著高于未婚人群。家中有12岁以下儿童的人群的直接、间接日常节能行为水平以及能效投资行为意向水平均显著高于没有儿童的家庭。家中有60岁以上老人的人群的间接日常节能水平显著高于没有老人的人群。家庭户主性别为女性的人群的直接日常节能行为水平高于户主为男性的人群。30岁以上人群比30岁以下人群的直接节能行为和能效投资水平更高,其中以30-39岁为最高,30岁以上人群比30岁以下人群的间接节能行为水平更高,其中以40岁以上为最高。家庭收入较低的人群的直接、间接日常节能水平以及能效投资行为意向均显著高于家庭收入较高的人群。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的间接日常节能行为和能效投资行为意向水平显著高于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3)居民对于节能和新能源产品的认知存在差异,对于节能消费激励政策感知也不尽相同。约四分之三的消费者认同节能和新能源产品的价格长远来看依然偏高,认为价格合理的人群仅占约四分之一。居民对于节能家电相关的补贴政策总体上更为熟悉,仅有约二成的被调查表示不熟悉该政策;而对于其他产品如新能源家电、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的表示熟悉的居民仅占约三成。研究发现被调查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消费激励政策的认可程度相当,对于便利性政策的认可度最高,有超过七成的居民认为该类政策有价值、有用,希望并乐于接收更多该类政策信息。(4)通过对节能和新能源产品补贴政策和消费者购买行为意向的研究,我们发现补贴政策并不直接作用于节能和新能源产品的购买行为意向,而是通过个人因素(家庭收入水平)和节能和新能源产品购买态度间接地作用于购买行为意向。首先,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相比,由于不易受到经济因素制约,其行为意向更大程度上和态度保持一致。而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群体,行为易受外部因素如价格的影响。基于收入的调节作用,我们发现政策激励对于整体样本的购买意向没有显著作用,但对于高家庭收入人群影响显著,能够促使他们将正向的购买态度更多转化为购买行为意向。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中,三类激励政策均通过购买动机的中介作用间接地影响购买行为意向,其中信息政策和补贴政策价值性的感知也会直接影响到居民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选择意愿。本研究综合了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环境科学的多学科视角,结合我国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情况,对于节能行为进行了分类和拓展,并且使之适应于我国居民用能的实际背景。在行为模型和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将政策因素引入研究框架,不仅考察了居民对于政策的认可程度,并且研究了政策因素的具体的影响路径。该研究的结果有利于我们有区别性地、更深层次地理解居民节能的心理和行为情况,为如何对不同特征的人群的节能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激励提供了依据;并对探讨当前的主要节能消费激励政策的效果以及尚存的问题,以及后续的政策设计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