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大学生道德行为、道德价值观和人格状况,道德价值观、人格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其关系,深入分析大学生道德行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主客观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教育对策。方法:本课题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量化研究包括重新修订大学生道德行为问卷和道德价值观问卷,并展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的道德价值观问卷和大学生道德行为问卷及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对1285名大学生展开调查。质性研究使用个人深入访谈法,采用目的性抽样,访谈了16名大学生,2名辅导员,2名专业教师共20人。结果:1.大学生道德行为总均分和各维度均分高于中线水平。行为问题发生率从高到低为:爱心,学习,尊重,公德,孝顺,爱国,利他。道德价值观各维度均分从高到低为:协调性,个人美德,公德观,进取性,集体性,利己性。人格各维度均分从高到低为:随和,严谨,爽直,利他,重情,坚韧,活跃。2.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学部、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政治面貌、是否有宗教信仰是总体道德行为及各维度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道德价值观的协调性、集体性、个人美德维度和人格的坚韧、活跃、严谨维度对总体道德行为及各维度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道德价值观的利己性维度和人格的利他维度对总体道德行为及各维度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路径分析显示,道德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间接影响是通过人格为中介实现的。4.道德行为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爱心和学习两方面。访谈结果为:对熟人尽量帮助,对陌生人的帮助犹豫不决;志愿者服务参与程度低;献爱心活动形式大于内容,功利性增强是爱心道德行为的突出问题表现。课堂行为失范,作业、结课和作业论文抄袭现象普遍,考前突击是学习道德行为的突出问题表现。结论:1.大学生总体道德行为水平为中等偏上,但各方面发展不均衡。道德行为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爱心和学习两方面。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总体是积极向上的。大学生以随和、严谨、爽直的人格特点为主。2.性别、学部、年级、政治面貌、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是否有宗教信仰是影响总体道德行为及各维度行为问题发生的重要因素。3.道德价值观和人格是影响道德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人格是道德价值观与道德行为的中介变量。4.提升大学生道德行为水平应针对不同群体的大学生给予相应的关注,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加强价值观教育,重点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重点提升爱心和学习道德行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