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竞争发展到今天,已由以往竞争为主,逐步走向竞合。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寻求一条区域间、城市间合作共赢的发展方式。但国内不少地区、城市依然不能冲破行政区划的藩篱,建立区域互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赢,导致了地区间博弈不断、竞争加剧,环渤海地区正是其中之一。环渤海地区,包括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和山东5省,以及北京、天津2大直辖市,区域总面积超过全国的1/7,总人口超过全国的1/5,是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部分地区的主要出海口。东北三省、内蒙古东四盟以及西北地区的大部分商品都要经此运往世界各地,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同时,从国外进口的设备、资金、商品也要从这里进入中国北方市场。区域腹地遍及十多个省和自治区,总面积约占全国的60%,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40%。辽阔的区划面积、丰富的物产资源、广阔的内陆腹地及极强的辐射影响力,令其在全国整体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因此,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坏,不仅影响当地百姓,更关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实现。正因为如此,要想实现这一区域的协调发展,仅仅个别城市或某一片地区的发展是不行的。环渤海经济圈要实现大发展,就必须区域内的各个城市通力合作,构建健康稳定的合作机制,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衔接性,在整个区域的大背景下推进分工的科学化,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补发展、共赢发展。 但实际情况却是,由于既有行政区的划分并非依据地区的自然要素禀赋,导致城市功能定位趋同、产业结构同质以及由所导致的资源、能源和市场竞争现象严重,极大地制约了这一能源资源丰富、腹地广阔、特色城市汇聚地区的发展,并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甚至无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国家赋予了滨海新区要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新的增长极”的重要使命。也正由此,滨海新区在追求自身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勇敢地肩负起带动环渤海乃至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重任。 但要实现增长极的历史使命绝非易事,滨海新区不仅要在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获得胜出,还要携手兄弟省市一同进步。除了面对激烈的竞争,滨海新区自身同样存在着诸如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区内发展不平衡、国际化程度不高、改革示范作用不强等问题亟待解决。面对如此艰难的历史任务,除了需要滨海新区开发建设坚定的信心和勇于拼搏的勇气,更需要决策者拥有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头脑。本文就是以天津滨海新区为基点,尝试站在环渤海地区全局的高度,对这一区域各大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目标和定位进行重新审视,尝试运用《蓝海战略》的思考模式,寻找该区域的产业蓝海或缓解竞争、促进合作的发展思路,为破解环渤海地区产业发展同质化难题,获取发展的潜力,为滨海新区在经济总量不大的条件下如何发挥“引擎”作用,如何实现产业的错位发展,提供一种“能否这样去思考”的方式。本文旨在提供一种思路,推崇一种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