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全面表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两大窗口。如何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达到在阅读欣赏教材的同时又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是课堂教学值得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当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各自为政”却又事倍功半,阅读教学各环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乏自然的过渡性,学生往往是被“牵着鼻子走”,更不用说能明确知道自己所学知识的目的性了,最为严重的是一篇课文经过学习,知识不但没有得到系统化反而被课堂教学肢解的七零八碎,教师缺乏整合性理念,学生更是一知半解。而作文教学课堂又成为了作文技巧的专项训练场地,“如何写”和“即时教学”的目的达到了,但最为重要的“写什么”却被忽略掉了,“情境”的引导在写作教学中更应该得到重视。因此,基于现状,本研究尝试在阅读教学的同时渗透写作思想,不仅能对阅读教学的目标具体化和清晰化还能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实时的进行写作思维熏陶,可以达到相互影响的目的。本研究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次数最多、数量最多的鲁迅选文为例,在鲁迅选文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其在语文教材中“定篇”的地位,借以其三大体裁——小说、散文、杂文的阅读教学为渗透渠道,对选文进行分类研究,又在每一类别里以单篇分析为代表,学习鲁迅先生创作每一类体裁作品的艺术手法和传达的人文精神。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是为内化于心,从而服务于表达与交流的目的,真正达到教师“用教材教”的手段,而不是陷入“教教材”的误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渗透,探索、学习鲁迅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规律,可以改变持续以来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分离的现状,帮助学生有效利用教材,充实写作资料库,去除写作课的单一枯燥和冥思苦想以及临时模仿性的文章再出现,帮助学生有备而来,能应对任何形式的写作,从而达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双重目的。文章除绪论和结语部分,主要由三章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是对选题方向的确立和对研究对象的简单陈述。第一章,主要是对选取鲁迅选文作为写作教学模仿案例的依据的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从横向上将鲁迅选文与语文教材中同时代作家作品数量进行比较分析,以表明鲁迅选文是入选量最高的作家作品,对中学生具有持久影响。其次是从纵向上分析鲁迅选文变迁背后所具有的更科学的教学价值。以上两方面从数量和持久力上都表明鲁迅选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值得深入研究的对象,是作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分析的典范之作。然后是从鲁迅作品多样化艺术手法的使用和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性内涵两个方面阐述鲁迅选文具有的写作启迪意义。最后是联系当下中学生写作和写作教学的现状来揭示运用选文的阅读教学进行写作渗透是提升写作教学质量的必要之举。第二章,包括三个小节,分别以鲁迅小说、散文、杂文的阅读教学为载体,并在各类文体中选择一篇课文作为具体分析的对象,从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的渗透尝试。第一节,以鲁迅小说的阅读教学为载体进行写作的渗透。通过对鲁迅小说的写作要素的分析向学生传授一般的写作记叙文的技巧。第二节,以鲁迅散文的阅读教学为载体进行写作的渗透,主要通过分析鲁迅先生写作散文的技巧来渗透给学生学写散文的一般技巧。第三节,以鲁迅杂文的阅读教学为载体进行写作的渗透。主要通过分析鲁迅先生写作杂文的技巧来渗透给学生学写议论文的一般技巧。议论文是中学生写作频率最高的文体,但由于长期形成格式化倾向,导致议论文的写作落入窠臼。而鲁迅是论战的高手,无论是思想还是语言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第三章是对研究结果的预设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和写作能在相互的实际示范下共同发展,相互督促。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互为影响的两个方面,将其二者融合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对于二者来说都是一种教学模式的挑战,对二者具有鞭策之功效。二是对进行渗透过的写作结果的总结和美好展望。结语部分是对本次研究的总结:对研究的不足之处的反思以及明确本次研究对今后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还对本研究对象在今后课堂教学上的美好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