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圆环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hu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鸽圆环病毒(Pigeon circovirus,Pi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病毒含有两个主要的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核衣壳蛋白(Capsid protein,Cap)和复制相关蛋白(Replication associated protein,Rep)。单纯的PiCV感染几乎没有临床症状,但能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导致机体对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各种病原体的免疫应答不足,进而引起严重的继发性感染,并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由继发感染导致的死亡率可高达100%,这为我国鸽子的健康养殖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近年来,国内赛鸽运动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对于其疾病的相关研究还不丰富,尤其是在PiCV的流行和遗传进化情况方面还处于空白阶段。本文拟从PiC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全基因组克隆测序及遗传变异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建立可视化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中国部分省份赛鸽中PiCV的感染情况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部分地区赛鸽群体的PiCV感染与流行情况。2016到2019年间,从北京,陕西和河北等11个省的39个赛鸽公棚分别随机采集无临床症状的赛鸽血清样品(571份)和表现一定临床症状(包括:飞行能力差、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羽毛蓬乱或表现出神经症状,甚至突然死亡)的赛鸽组织样品(51份)共622份。并采用本试验建立的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无任何临床症状的赛鸽和患病赛鸽均存在PiCV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8.6%和27.4%;总阳性率为19.3%。其中,病毒携带或隐性感染可能会成为赛鸽健康养殖的一大隐患,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鸽圆环病毒全基因组的序列分析本试验共获得了67条PiCV全基因组序列。通过与NCBI公布的参考序列比较分析可知,国内赛鸽中流行的PiCV基因组具有高度多样性,主要体现在:(1)国内赛鸽中流行的PiCV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低于国内外的其他流行株。(2)在Cap蛋白C末端和N末端各发现了一个正选择位点,以及共计28个新的氨基酸突变。(3)本试验通过序列比对发现,ATT与GTG也可能作为Cap蛋白的起始密码子,并推测不同的起始密码子起始Cap蛋白翻译的效率不同。本部分研究有助于了解PiCV的变异情况,为将来研发有效的基于Cap蛋白的亚单位疫苗以及对该病毒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3.国内赛鸽群体PiCV流行株的重组及遗传进化分析以Gen Bank数据库及本试验鉴定的PiCV全基因组序列为研究对象,应用RDP4、Simplot和MEGA 5.0软件对重组事件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发现我国赛鸽中流行的PiCV毒株共存在10个重组事件,共包含23个重组毒株,占流行株的34.3%;大小亲本可能来自于国内的肉鸽、波兰和日本的赛鸽或美国的野鸽。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所有PiCV毒株形成了8个分支,我国赛鸽中流行的PiCV在其中的7个分支均有分布,并且与世界各地的流行株均存在同源性较高的序列;此外,还出现了同一个公棚的流行株分布在不同的遗传进化分支的情况。本部分研究反映了国内流行株在遗传进化关系上的复杂性,预示了防控的难度;也反映了基因重组是PiCV进化的主要动力之一;更重要的是,提示我国的赛鸽的养殖应做好竞翔,引种和集鸽时的生物安全工作,防止病毒的广泛传播。4.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将本试验获得的毒株序列和所有参考序列进行比对。选择保守区进行LAMP引物的设计。同时为了减少检测过程中气溶胶的污染,本试验在LAMP反应体系中按比例加入了钙黄绿素和氯化锰,建立了可视化的LAMP检测方法,68℃,50 min即可完成检测。反应后可根据反应液的颜色判定结果:阳性为亮绿色,阴性为橙黄色。该方法检测限度可以达到10 copies/μL。其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与鸽群常见其他疾病均无交叉反应。本部分研究为开发有实用价值的PiCV的检测试剂盒提供了参考。本研究明确了PiCV在我国部分地区赛鸽中的流行情况、流行株的序列信息、重组情况和遗传进化关系,为该疾病的防控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数据,同时也有助于今后对该病毒的深入研究。此外,本试验建立的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可为该病的防控和早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引起初孕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重要病原,PPV感染母猪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发情、流产、产死胎等症状。PPV基因组主要包含两个开放性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s)ORF1和ORF2,ORF1编码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和NS2,ORF2编码病毒结构蛋白VP1和VP2。其中NS1是PPV最重要的非结构蛋白,对病毒DNA复制是
最近几年,“智慧医疗”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2020年,新冠疫情使得“互联网+医疗”更加火热。如何从大规模中文电子病历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医疗信息成为研究的重点,电子病历中实体抽取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基础。但是,中文电子病历所包含的疾病名称、临床症状、药品名称等较为复杂;不同医生在使用专业术语上有差别;不同实体类别之间边界不清晰。以上这些问题都加大了中文电子病历中实体识别的难度。本文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制
智能成像设备的快速发展使得数字图像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随着图像编辑软件操作的日益人性化,人们可以对图像内容进行随意修改,这种操作严重降低了图像的可信度,由此诞生了判别数字图像真伪的检测技术。拼接是篡改者惯用的一种伪造手段,众多学者已经提出了多种针对此类篡改的检测方法。然而随着篡改技术的日益成熟,研究图像拼接篡改检测的方法仍十分必要。针对目前图像拼接篡改检测方法真阳性率低、鲁棒性不强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服务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服务数据急剧增加。推荐系统就是在急剧膨胀的数据中为用户精准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在推荐系统中,协同过滤推荐模型被广泛应用。它通过用户购买商品的历史信息来寻找与其兴趣相似的其他用户,并为其未体验的项目进行评分预测。虽然协同过滤推荐模型存在实现简单、无需领域知识等优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少对体验过的项目进行评分,使得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在计算相似度时无法为用户提供兴趣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α冠状病毒属成员,是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PEDV的感染可引起猪的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尤其对哺乳期仔猪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主要引起仔猪严重腹泻、呕吐、食欲下降、脱水甚至死亡。因此,深入研究宿主蛋白对抗PEDV感染机制对于研发抗病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强毒株引起的严重威胁养禽业的传染病。干扰素(Interferons,IFNs)是宿主天然免疫的关键因子,NDV感染机体后,细胞的病原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后与线粒体外膜中的接头蛋白(MAVS)结合,激活TANK结合激酶1(TBK1)。由于鸡缺
自1926年首次报道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以来,它作为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家禽业,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必须通报的疾病。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是一种带有囊膜的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病毒,根据最新的病毒分类,属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禽副黏病毒亚科(Avulavirinae)的正禽副黏病毒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微基因组(Minigenome,MG)保留NDV聚合酶识别的关键部位,病毒基因组其它位置用荧光报告基因替代,其转录依赖于NDV RNP复合物的NP、P和L蛋白。这种基因组成结构类似于缺陷病毒基因组(Defective viral genomes,DVGs),即病毒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由于其聚合酶的低保真性,导致基因组部分缺失,但保留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工具得以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很方便得对图像、视频进行编辑,但如果恶意篡改图像出现在一些重要场景中,如杂志、医学、法律等领域,将带来严重后果。复制粘贴篡改检测技术作为取证领域的重要分支,通常在一幅图像内提取特征后建立特征矩阵并匹配,图像区域经过复制粘贴操作后具有相似性,因此根据匹配结果的相似性可定位出篡改区域。本文对现有的复制粘贴篡改检测技术进行研究,针对
禽戊型肝炎病毒(avian Hepatitis E virus,a HEV)是鸡的大肝大脾病(Big liver and spleen disease,BLSD)和肝脾肿大综合征(Hepatitis-splenomegaly syndrome,HSS)的主要病原。该病毒主要引起蛋鸡和肉种鸡的死淘率升高和产蛋率下降。发病鸡通常腹部充血,卵巢退化,肝脏出现脂肪或淀粉样变性,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