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翻译学派以文本为中心,以“对等”和“忠实”作为评价翻译优劣的标准,却忽视了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在翻译实践当中的主体性。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领域迎来了“文化转向”,译者的身份开始逐渐被重视起来,从“隐形”走向“显形”,成为译学研究的热点。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的代表,翻译学家及汉学家葛浩文的翻译风格独树一帜且享有国际声誉。很多人都评价他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起了很大的助力作用,称他的翻译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成功案例。葛浩文代表了中国文学外译的成功译者模式,而其在翻译中发挥的译者主体性更是他独特翻译风格的体现,因此对其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很有必要,因为这对其它的中国文学外译传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译者在不同时期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主体性的发挥肯定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一定的变化。本文选用葛浩文早期的翻译作品《浮躁》和后期的《废都》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葛浩文主体性在两部译作中的变化。 《浮躁》和《废都》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两部小说,这两部小说分别发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而葛浩文却是于1991年和2016年先后翻译了这两部作品,这之间的时间跨度有二十五年之久。本文主要采取例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以操纵理论为基础来分析葛浩文在不同翻译时期的翻译风格及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以及由此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经例证分析及对比研究,笔者发现葛浩文早期的翻译风格比较接近英语的语言特色,在分析其早期翻译作品《浮躁》译本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其译文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对文章进行了比较多的改写,同时也存在很多误译的情况;由于后期生活学习经历的影响,葛浩文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翻译风格,在分析其近期翻译作品《废都》译本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其译文多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该译本风格与原文风格较接近并保留了很多原文中的传统中国特色及文化元素,同时其误译的情况也大大降低。通过分析这两个译本,笔者发现,相比于其早期译作《浮躁》,葛浩文的译者主体性在其后期译作《废都》中的影响在减弱,他的翻译观也由前期的以读者为中心转变为后期的保留原作特色。 本论文通过比较分析葛浩文在不同时期《浮躁》和《废都》翻译风格策略的选择及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旨在为葛浩文的翻译研究做有益的补充,在宏观上加深对译者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对中国文学的外译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