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浩文的译者主体性变化研究--以《浮躁》和《废都》英译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ga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翻译学派以文本为中心,以“对等”和“忠实”作为评价翻译优劣的标准,却忽视了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在翻译实践当中的主体性。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领域迎来了“文化转向”,译者的身份开始逐渐被重视起来,从“隐形”走向“显形”,成为译学研究的热点。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的代表,翻译学家及汉学家葛浩文的翻译风格独树一帜且享有国际声誉。很多人都评价他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起了很大的助力作用,称他的翻译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成功案例。葛浩文代表了中国文学外译的成功译者模式,而其在翻译中发挥的译者主体性更是他独特翻译风格的体现,因此对其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很有必要,因为这对其它的中国文学外译传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译者在不同时期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主体性的发挥肯定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一定的变化。本文选用葛浩文早期的翻译作品《浮躁》和后期的《废都》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葛浩文主体性在两部译作中的变化。  《浮躁》和《废都》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两部小说,这两部小说分别发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而葛浩文却是于1991年和2016年先后翻译了这两部作品,这之间的时间跨度有二十五年之久。本文主要采取例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以操纵理论为基础来分析葛浩文在不同翻译时期的翻译风格及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以及由此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经例证分析及对比研究,笔者发现葛浩文早期的翻译风格比较接近英语的语言特色,在分析其早期翻译作品《浮躁》译本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其译文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对文章进行了比较多的改写,同时也存在很多误译的情况;由于后期生活学习经历的影响,葛浩文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翻译风格,在分析其近期翻译作品《废都》译本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其译文多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该译本风格与原文风格较接近并保留了很多原文中的传统中国特色及文化元素,同时其误译的情况也大大降低。通过分析这两个译本,笔者发现,相比于其早期译作《浮躁》,葛浩文的译者主体性在其后期译作《废都》中的影响在减弱,他的翻译观也由前期的以读者为中心转变为后期的保留原作特色。  本论文通过比较分析葛浩文在不同时期《浮躁》和《废都》翻译风格策略的选择及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旨在为葛浩文的翻译研究做有益的补充,在宏观上加深对译者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对中国文学的外译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美国当代文学家科马克·麦卡锡(1933-)是当代文坛著名的小说家,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以及“海明威与福克纳唯一的继承者”,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大热人选。麦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健康重
以CMOS电路动态电流(IDDT)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针对 IDDT测试信号数据的预处理方法。该方法从统计角度出发,通过计算故障电路IDDT的标准差和偏斜度得到故障特征。文中采用CMO
时政报道是重要的新闻源,为广大读者所普遍关注。优秀的时政报道,能够起到宣传党委政府的政策、传播高端权威的信息、密切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联系的重要作用,且这一作用具有不
奥克塔维亚·埃斯特尔·巴特勒是第一位备受赞誉的美国非裔女作家。她一生致力于科幻小说的创作,重视描写黑人妇女边缘化的生活经历,在作品中常常打破男女对立、黑白对立等传
《玻璃动物园》被视作美国著名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而《边城》则是我国文学巨匠沈从文的经典作品。尽管这两位作家来自不同的国度,负载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连他们所
期刊
说唱乐是源于美国黑人贫民窟的音乐形式,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说唱乐已经成长为当今最流行的音乐文化之一。作者试图在说唱乐这一特殊的文体范围内对非洲裔美国黑人英语的文体偏
委婉语,因其在日常对话中的重要性以及高出现率,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前人研究集中从语义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角度,着重于委婉语的定义、分类、实现方式和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