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肺复苏自提出以来,至今已有将近60年的历史。在这60年里,尽管全世界不同地区都针对各自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心肺复苏指南和治疗策略,但目击者心肺复苏(Bystand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BCPR)仍然是提高院外心搏骤停患者(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s,OHCAs)生存率的最重要因素。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拥挤和医疗资源缺乏等因素使得目击者心肺复苏作为抢救患者的起始环节变得更为重要。一些研究显示:目击者心肺复苏可以通过延长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室颤或室速的时间,为患者争取可除颤的机会。但当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初始心律(急救人员到达时心律)为可除颤心律时,目击者心肺复苏是否可以提高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学者们对此一直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因此,本篇文章的目的在于利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性地评价目击者心肺复苏对于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作用,并通过对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初始心律进行分类,进一步讨论目击者心肺复苏提高生存率的机制。方法:分别采用计算机与手工检索来查找相关文献。计算机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献(EMBASE)2个数据库,手工检索复苏、急救等方面的相关杂志。阅读相关文献和综述类文献后的参考文献,查找符合条件的灰色文献。检索时段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3月31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通过BCPR救治OHCAs的观察性研究。由两名研究员分别进行文献检索、数据提取、文献的质量评价及数据的合成分析。将所得结果进行交叉核对,如有分歧则通过讨论或者由第三位研究者决定。OR值(odds ratio)和95%的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s,95%CI)作为效应量,根据异质性结果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应用Stata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漏斗图来识别文中的发表偏移,同时绘制Egger图进行对称性检验。结果:本分析共纳入19篇关于目击者心肺复苏对院外心搏骤停患者作用的观察性研究,共包含232703名患者。首先,在16篇队列研究中,目击者心肺复苏与没有目击者心肺复苏对于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生存率之间的优势比OR为1.95,95%置信区间为(1.66-2.30),两组结果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有8篇文章对于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初始心率进行分类,其中研究可除颤心率的有6篇,不可除颤心率的有2篇。对于可除颤心率的OHCAs,有BCPR的OHCAs生存率的优势比OR为2.10,95%置信区间为(1.68-2.63),对于不可除颤心率的OHCAs,有BCPR的OHCAs生存率的优势比OR为1.07,95%置信区间为(0.37-3.13)。此外,Meta-regression显示BCPR对于OHCAs生存率的影响受地区限制。结论:BCPR提高了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且BCPR对于初始心律为可电击性心律的OHCAs也可提高其生存率,也就是说,当EMS反应时间短时,BCPR仍然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目击者心肺复苏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