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也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我区农村劳动妇女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但农村妇女的素质和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本研究通过深刻认识和客观评价新疆农村劳动妇女的素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途径方法和政策建议,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妇女自身素质从而使其分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成果。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是较系统对新疆农村劳动妇女素质状况进行的分析研究。本文阐述了研究新疆农村劳动妇女素质问题的意义,提出了本文的特色和不足,以人口理论、性别和发展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农业经济学理论作为整个研究工作的理论基础。通过统计数据和实证调查数据,分析了新疆农村劳动妇女的身体素质、文化教育素质和科技素质状况,由面到点,从共性中体现个性特点。本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妇女的身体素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随之提高,但食物消费结构、食物消费水平和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在城乡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偏远贫困地区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文化教育素质状况方面,女性受教育水平总体有所提高,且男女在初等教育阶段差别不大,但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男性受教育的机会大于女性,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初婚年龄、初育年龄和子女数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在科技素质方面,农村劳动妇女科学素养明显提高,创收项目数量逐年增加,致富途径进一步拓宽,但还存在着整体科技素质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的问题。基于以上,本文根据国内外、区内外成功经验,在保障农村妇女公平参与经济决策,逐步缩小男女在经济领域与决策的差异,缩小男女受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保障妇女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全健康状态和少数民族妇女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劳动妇女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政府提供理论依据。